2022年上半年亮点工作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文广旅局 发布时间:2022-07-05 16:57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海门文广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打响“张謇故里·诗画海门”品牌,为我区打造“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海门建成第五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入围2021年度省文旅产业工作激励支持地方名单,全省仅10家、南通唯一。一季度服务业项目文旅板块考核列全市第一名。一季度项目完成投资额4.11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31.09%,列全市第二位。新增规模文化企业13家, 1-4月份,我区重点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3.53亿元,同比增幅35.12%。海门书城、海门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省文旅厅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江海之春”、“四季江海”之“春日有约”文旅集市等文化惠民月系列活动100余项。



    一、 聚焦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1.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完成全区旅游交通标识牌建设和全域全景图设点布置工程,开展“旅游厕所革命”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经过台账资料初审、专家暗访、现场答辩等环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顺利通过验收。

2.“四季江海”之“春日有约”文旅集市开街。推出“春之声”草坪音乐节、春日有约、春风画廊、非遗及文创产品集市等多形式、多业态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前去游玩打卡。

3.文旅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张謇故里小镇二期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重点文旅项目,青龙港1806文旅景区、海赢高端新材料文创印刷等13个项目入选市级重点文旅项目,项目数居南通第二。一季度项目完成投资额4.11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31.09%,列全市第二位。

二、坚持为民惠民,文化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收获新进展。

1.张謇历史文化记忆轴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协调推动青龙港生态文旅景区、张謇纪念馆扩建工程、张謇故里小镇等重要文旅节点项目建设。青龙港1806文旅景区望江楼、大行李房、候船厅等保留建筑修缮改造、亲水平台、生态停车场、景观绿化等工程已基本基本完成,运营招商工作同步开展。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对外试运营。张謇纪念馆新馆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正进入安装与装饰阶段施工,固定展陈设计和临时展陈施工一体化单位目前正在完善展陈文案并实施基础结构施工;张謇故居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外场绿化景观施工,计划今年10月份竣工。

完成张謇故里深度游、江海风韵漫慢游、乡村田园生态游以及张謇文化研学游等4条精品旅游线路策划。

2.实施高雅艺术文化惠民项目。截至6月10日海门大剧院举办各类演出及惠民活动27场,其中经营性演出14场,累计观演人数约13000人次。

3.高标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江海之春”文化惠民月系列活动100项;大剧院举办惠民文化活动13场,累计参加群众约2500人次。全区共申报文化礼堂和百姓舞台建设点位38家,已完成建设4家。海门书城、海门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省文旅厅2022年“最美公共文化空间”打造对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已完成送培训2560人、送戏25场、送展览14场、送书1100册。

4.加强艺术精品生产。一是文学类。30万字《海门山歌与山歌剧文化研究》已出版。二是舞台类。新创海门山歌剧《常乐儿女》创作二稿已完成;联合南通艺术剧院创排话剧《沧桑巨变》。

三是美术类。共举办展览28场次, 受众80000余人次。其中,线上征集和展出抗疫主题书画展5期80余件作品。四是电影类。电影《高光时刻》已完成剧本并确定导演。

 5.加大文遗保护利用。推进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修缮工程。积极稳妥实施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完成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三期、四期文物资源区域评估。江苏省江海博物馆牵头成立“张謇垦牧之路博物馆发展联盟”,填补国内该领域研究空白。加大文物征集力度,上半年新增藏品602件。完善文物档案,规范文物管理制度。完成《江海博物馆馆藏有机质文物抢救性保护方案》《江海博物馆数字化文物保护方案》,并上报省文物局争取专项保护经费。举办“蝶舞翩跹——名蝶精粹与蝶文化展”、“遥望西泠——西泠印社社员作品展”和“顾永祥藏张謇实业救国之路特展”3个展览,共接待观众参观超6万人次,共提供讲解服务40场。

三、奋力攀高争先,高质量考核取得新成效。

1.文化服务业营收、工资增幅两项指标。一季度,我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830万元,增幅21.94%。1-4月份,我区重点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超3.53亿元,同比增幅35.12%。

2.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次数。我局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举办公益文化活动,加大组织统筹力度,全面掌握数据来源,认真做好1—5月份数据汇总和台账佐证,确保高质量考核指标持续走在南通前列。

3.张謇故里小镇一期柳西半街项目被南通成功认定为服务业旅游业态新竣工项目,青龙港1806文旅景区认定为旅游业态新开工项目。一季度服务业项目文旅板块考核列全市第一名。

四、扛守行业主责,文旅市场综合治理展现新作为。

1.全力开展文旅行业系统防控工作。围绕主责主业,第一时间成立文广旅系统党员疫情防控检查组,共9组18名党员干部,“5+2”“白+黑”工作模式,迅速投入到疫情重点地区摸排,早中晚三班不间断对网吧、景区、星级酒店、歌舞厅等进行疫情防控检查,实行检查督促+现场指导形式,全面督促行业场所从严、从细、从实履行,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切实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自2月至4月,共出动检查人员近2806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530家次,排查棋牌室暂停营业落实情况873家次。

2.支援核酸检测和企业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局1名同志担任援护医疗隔离酒店点位长,全力做好援沪医疗队的全方位保障工作;7名党员干部支援正余镇的核酸检测点位工作,确保各点位全民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同时,我局主动派出10名干部前往正余镇协助指导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最吃力时期,我局抽调8名同志参与开发区沿江快速路入口疫情防控执勤工作,圆满完成执勤任务。

3.扎实推进行业安全生产。先后印发《2022年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重点工作任务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方案更深入推进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围绕平战结合,高频高效督查。推行安全生产常态化督促检查机制,共检查189家次。在此基础上,为做好春节、“五一”假期等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突出消防安全重点内容开展检查活动,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安全。

五、突出全面从严,队伍建设凸显新面貌。

1.能力作风建设提升活动。紧扣能力提升方面的“七聚焦七查摆”,作风提升方面的“八聚焦八查摆”,组织班子共查摆问题9个,班子成员共查摆问题21个,机关工作人员共查摆问题47个,并按照立行立改的要求进行全面整改。

2.开展“厚植为民情怀,提高执法水平”主题教育。组织集中学习6批次12课时,分层次集中自学5批次10课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一进三送二带回”等活动,共发放征求意见表40份,问卷调查30份,主动上门和座谈交流征询意见6批次25家,共征集相关意见8条。围绕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分层分类开展谈心谈话35人次。

3.积极落实巡察整改。针对依法行政巡察反馈的16个具体问题,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整改方案并积极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