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海门区文广旅局2022年工作要点
来源: 海门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2-01-17 14:18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总体要求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之年,也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南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紧扣“打造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目标定位,聚焦“江海福地”建设任务,积极应对后疫情时代特点,审慎处理“超前谋划与干好当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安全稳妥与出新出彩”“三大关系”,突显“张謇故里、江海之门、生态田园”三大特色,努力在公共文化服务高品质供给上求突破、在文艺作品生产高质量呈现上下真功、在文旅产业发展高水平融合上见实效、在文旅市场环境高效能治理上聚合力,不断打响“张謇故里·诗画海门”品牌,加快建设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江海文旅强区,为我区当好“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领跑者多做贡献。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省高质量考核领先、南通市考核率先和全区部门考核争先的目标展开,燃烧激情务实干,攻坚克难争一流。

1.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人次南通领先。

2.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旅游年收入超50亿元。

3.规上文化企业数新增40家。

4.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新增2个,力争在国家级上有所突破。

5.国家A级旅游景区新增1个以上。新增星级旅游饭店1家。

三、重点任务

(一)紧扣民生所需,在公共文化服务高品质供给上求突破

1.全面打造高显示度的文旅品牌标识。一是“四季江海”文旅品牌系列活动。依托张謇文化、江海文旅资源,创新文商旅融合业态模式,推出“春日有约”“夏日激情”“秋日缤纷”“冬日浪漫”四大主题文旅活动,形成季季有活动、月月促消费的“四季江海”文旅消费品牌。二是“江风海韵·精彩海门”文化活动品牌。组织开展系列活动项目100个以上。三是“张謇故里·诗画海门”旅游活动品牌。精心组织江海文化旅游节、“点亮海门之美”文旅夜市、“中国长江口(海门)音乐节”、长三角文旅推介会等系列活动,叫响颇具有江海特色和海门特点的文化旅游交流推广品牌。四是“江海之门·魅力海门”美术展览品牌。组织举办展览10个以上。

2.基层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建设。新建文化礼堂、百姓舞台30家,覆盖率占比60%。结合党建、法治教育、乡风文明等主题,开展各类文艺演出、节日活动、党日活动、道德讲堂、宣传大讲堂等,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礼堂、百姓舞台兼具的村民议事和集会等功能需求,与区镇党校、老年学校、家庭学校等共建共享。

3.文化“四送”。全年完成送戏300场,送书4万册,送展览50次,送培训2万人次。

(二)挖掘特色内涵,在文艺作品生产高质量呈现上下真功

1.舞台类创作。联合南通艺术剧院创排话剧《中国叠商》,创排大型海门山歌剧《沧海桑田》,创作山歌小戏、海门山歌歌曲、表演唱新作品等5个以上。

2.美术类创作。组织举办主题性、特色性笔会10次以上,新创作书画作品100件以上。

3.文学类创作。编写《海门山歌及海门山歌剧理论体系》。

4.电影类创作。与本土文化企业合作拍摄青少年足球题材的电影《高光时刻》。

(三)抓住创建契机,在文旅产业发展高水平融合上见实效

1.全面重构文旅发展空间。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原则,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结合全区产业和资源禀赋现状,合理配置自然和历史人文要素,重塑全域文旅产业发展布局,重点打造“一轴(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两带(沿江旅游风光带和沿海旅游风情带)”“六片区(叠石桥家纺文化旅游片区、謇公湖旅游度假片区、天籁村民俗文化片区、通东古镇文化片区、东部特色农业文化片区、海永休闲旅游度假片区)”。

2.全面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战略,紧扣张謇文化、绣品文化、红木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江风海韵、田园风光等资源要素,深度挖掘,精准开发,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购物旅游、研学旅行和自驾游等融合产品。以传播推介海门美食为抓手,推出“寻味海门”系列作品。赴上海、苏南等地开展旅游资源招商推介活动,发布“张謇故里·深度游”、“江风海韵·漫慢游”、“乡村田园·生态游”、“张謇文化·研学游”等旅游精品线路。积极搭建节庆、演出、展览、赛事等文旅消费载体,以开展“留下来、住一宿”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文旅夜经济,争创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海门师山文旅街区创成省级文旅消费集聚区,张謇故里小镇创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精心组织开展江海文化旅游节、文旅夜市、长三角文旅推介会等系列活动。推动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形成发展动能更足、创新能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文旅产业链,努力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3.全面打造文旅优势项目。培育优势项目,争取纳入南通市级重大文旅项目6个以上。注重产业招商,力争新引进文旅项目10个以上。扎实推进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沿海风光带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鼓励指导余东古镇、海港生态园争创4A景区、海永镇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具有市场号召力的龙头型文旅项目。

(四)坚持改革创新,在文旅市场环境高效能治理上聚合力

1.加强行业系统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行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持续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以深化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以落实“三项制度”为抓手,认真履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充分整合市场监控资源,利用好监控平台技术,提升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水平。

3.加强广播电视行政管理。提升广播电视管理成效,做好广电台、海门有线日常监管,加大对互联网等网络视听节目传播传送的监管。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运营管理,充分发挥功能和作用。找差距补短板,积极探索广电监管的新方法新路子,积极打造广电监管海门模式。

(五)突出全面从严,在文旅队伍建设高要求管理上展形象

1.思想政治建设。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坚持抓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以党组中心组学习带动直属单位党组织学习。坚持一把手抓意识形态工作,高质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2.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压力传递,层层警钟长鸣、自省自律。完善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纠治“四风”问题的长效机制,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按照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带动全系统始终走在阳光正道上。

3.作风效能建设。加强作风效能督查,按照“在岗、在行、在状态”要求对全系统进行常态化检查,及时纠正各种不良行为,提高工作效能。加强重点工作的监督,严格执行督查通报制,全面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督促整改存在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4.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宽厚、精彩、担当的全省一流文旅团队和“三宽五强”(眼界宽、胸襟宽、思路宽和政治能力强、组织能力强、创新能力强、规范能力强、清廉能力强)领导班子。持续开展三大教育,全系统切实形成勤学好思的思维习惯、激情奋斗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争先创优的强烈意识,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快速务实推进,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贡献文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