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机制优势打造“十分钟”网格服务圈
来源: 海门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12 16:45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要求,不断丰富和拓展“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从群众关心事、烦心事、身边事着手,打造“十分钟”网格服务圈,更好地精细管理社会、精准服务群众,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知晓率和满意度,现结合我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际,就发挥机制优势打造“十分钟”网格服务圈,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双中心”高效融合,发挥指挥中心主平台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主基础的作用,突出实战与演练相结合、服务与指挥相统一的工作需求,更好发挥区镇两级指挥中心实战效能,提高网格员的实战能力,聚焦平安稳定,打造“十分钟”网格服务圈,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知晓率满意度,努力把党史学教活动成果转化为网格化服务管理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方法

1.规范阵地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进“双中心”高效融合,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实现职能融合、力量融合、工作融合,按照“实时、实战、实效”的工作要求,围绕“巡查走访、联动指挥、考核问效”基础功能,根据网格员“六大员”职责定位,打造信息收集更灵敏、指挥调度更有力、事件处置更高效的实战化治理体系。

2.加强网格宣传。按照南通市平安办、网格办的要求统一网格公示地点、公示内容、公示形式,统一配发服装、制作工作证件和民情联系卡,借助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和专项活动,依托“新百千万”工程,推广网格微信群工作法,通过线下线上形式,创新宣传载体,不断加大网格化服务管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营造“人人知道网格、人人支持网格、人人参与网格、人人满意网格”的浓厚氛围。

3.实施视频点调。通过“全要素网格通”、“单兵”等移动终端设备,对网格员实行常态实时视频调度、远程指挥,指令任务范围包括网格巡查、人员走访、事件核验、活动开展等。区指挥中心一般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实时随机视频联线网格员,发出工作指令,要求网格员按时(无特殊情况,一般为10分钟)到达某一地点,根据指令要求开展工作,视频画面实时回传,区指挥中心根据网格员点调完成情况,综合确定演练等级,通过视频点调督促网格员时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不断提高网格员应急处置和服务走访的实战水平。

4.关注重点事件。在坚持做好12345平台工单比对的基础上,关注重点事件流转情况,包括省市工单、市创新应用预警平台信息和沿江沿海景观带建设、非法集资、违法违规“小化工”、电信网络诈骗、毒品原植物排查、文明创建等重点事件的上报比对、处置进展、现场核验等,不断提高重点事件上报率、办结率。

5.强化队伍管理。丰富拓展“社会治理一张图”功能,线上随机实时掌握全区网格员实际配备、移动终端在线及登录、巡查轨迹生成、日常巡查时长、服务走访落实、事件上报质量、操作技能掌握等情况,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网格员队伍职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6.坚持考核导向。视频点调演练分为“公开点调”(统一通迅)和“一对一点调”(社会治理一张图),点调结果根据得分,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公开点调演练情况实行一月一通报,通报结果列入区镇年度考核和季度竞赛;一对一点调演练情况实行一周一公布,公布结果与网格员(管理员)年度绩效评估挂钩。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打造“十分钟”网格服务圈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为民办实事”的一项创新举措,是提高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知晓满意率的有力抓手,各地要高度重视,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分管领导亲自部署,政法委员推动落实,明确人员责任,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2.加强业务培训。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区指挥中心印发的《2021年度全区网格长(员)业务培训实施意见》(海指挥中心发〔2021〕4号),根据文件精神和打造“十分钟”网格服务圈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网格员的业务培训,确保网格员精通操作、熟悉业务、明确流程、掌握标准,不断提高网格员的实战能力水平。

3.加强督查指导。区镇两级指挥中心要围绕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对网格员阶段性工作质态,加强督查指导,注重工作实效,对于督查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建章立制,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把机制优势转化为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