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门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坚持以“创先创新创优”为源动力,以“提标提质提效”为主抓手,着力推动海门区域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12345热线承办运行质效整体趋好,省级、南通市级交办件满意率每月持续提升,位列全市前茅(上半年省单满意率为91.56%,市单满意率为88.34%),平台坐席接通率、政务热线信息录入等指标一直处南通第一方阵;完成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社情民意监测预警平台获创新应用奖,中心3月成功承办了南通市指挥中心、大数据管理系统现场观摩会,6月顺利完成科技赋能长江大保护做法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作专题展示,高标准完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省级验收点位任务;“红网格”平台顺利上线,网格事项办结率位居全市前列,网格服务驿站建设获评南通市年度政法工作十大创新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做优热线集约化服务。立足“打造一条有温度的热线”工作定位,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特别是郭书记专题调研12345热线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确保实现热线工作质量、效率、满意度“三提升”。今年以来,热线平台共受理各类市民诉求14.6万件,综合满意率97% 。一是完善运转机制。围绕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制定《提升热线诉求办理质效十条措施》,加强事件规范办理,强化质效评估问效,为推进下阶段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优化诉求办理机制,针对疑难工单,今年以来已召开专题协调会5次,协调责任不明确、权属不清晰等疑难问题50余件。推进区领导挂钩12345诉求办理,共召开3次协调会,处理省级不满意工单20件,推动营商环境类疑难复杂问题有效解决。二是加强整体联动。建立12345业务对接工作群、“一企来”专席,一线处置各类市民诉求,打造上下联通、高效互动、有序联动的运行体系。“一单一表一会”通报反馈效能数据,每月反馈满意度情况提醒单,每季度反馈事件办理统计表,适时召开办件效能推进会,推动诉求解决到位。围绕市民重复投诉、部门承诺办理等诉求,综合运用无人机、单兵、融合通信、固定视频等设备,组织区、镇、村、网格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动演练、问题核查,今年以来已开展视频核查17次,核查案件80余件。三是提升工作能级。在12345热线提档升级基础上,加强社情民意监测预警中心建设,对接信访稳定、网络舆情、网格巡查等各领域事件信息,实时监测、集成分析、主动推送民生热点和企业需求,强化审批服务、市场监管、检查执法等各类营商环境专项分析预警,今年以来共形成日报132期,快报9期,专报6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15次。召开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推进会,在通报半年度情况、布置下阶段工作的基础上,邀请上级部门专家就营商环境考核指标、热线业务办理、重点督办事项跟踪、突发事件报送等进行专题业务辅导,涵盖热线分管领导、诉求承办人员、平台运营商团队等各个层面。
二、推进平台数字化赋能。坚持用数据服务决策、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应用,有效提升政府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一是强化数据归集共享。持续推动职能部门开展数据归集、共享、开放、订阅等工作,确保数据及时更新,提高共享平台活跃度。上半年新增目录63条,新增数据汇集4265460条,在南通市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分别新增发布目录80条和16条,新增订阅14条,新增被订阅15条。二是强化项目统筹管理。全面对接部门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初步形成6大体系、17项任务、46个项目为内容的总体框架。根据部门和项目建设需求,灵活运用集中评审与个别论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信息化项目评估论证工作,全力保障重要急用项目高效推进。上半年完成评审项目4个,涉及资金585万元。二是强化应用技术保障。立足指挥中心实战需求,积极协调技术资源,联合区委组织部,在“党建芯”平台基础上,研发“红网格”队伍管理平台,建立区、镇、村三级网格工作人员基础数据库,实现对人员入职、业务培训、终端管理、督导考评、信息预警的全流程监管。开展12345热线平台等级保护测评工作,全面跟进12345热线一期项目运行质态,全面提升平台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常态化开展数据、网络安全维护工作,按时向区委国安办报送数据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研判报告,杜绝网络安全事件发生。
三、拓展治理精细化维度。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提质增效建设目标,全面构筑“标准统一、流程规范、联动智能、服务精准”的基层网格治理新体系。一是建强网格队伍。配齐配强网格工作人员,全区综合网格共配备290名总网格长、969名专职网格员(其中530名是政府购买服务人员,439名由村社区干部担任)、5783名微网格员,配备专属网格网格长99名。制定《全区专职网格员管理实施细则》,从人员招录、队伍管理、业务培训、激励晋升、待遇保障等方面全面规范,不断加强网格员队伍规范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畅通“网格员-后备干部-‘两委’干部”晋升通道,7月组织开展首批季度“网格之星”评选,增强网格员队伍认同感、荣誉感。二是织密治理体系。科学划分网格,进一步规范网格事项准入机制,打造“网格吹哨、中心联动、部门报到”全周期新模式,明确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职责清单,明晰网格员巡查范围、部门办理流程,规范网格微信群管理。今年以来,积极参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重点人员巡查走访等活动。共上报处置各类网格事件7万余件,办结率99.41%。三是优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日报告、周研判、月督导、季通报、年考评”网格化工作长效机制,深化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融合,通过组织程序实现“三个一肩挑”,规范“三官一律”进网格工作机制。明确网格事件报送要求,通过12345工单、非警务类矛盾纠纷与网格事件比对,推动网格事件报得上、办得好、质效高。制定《2023年度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督导实施办法》,通过每季度区级抽查、镇级全覆盖督查,开展业务知识测试、网格质态评估、群众知晓满意电话测评,不断完善网格考核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