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海门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推动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2023年度县(市、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综合评价优秀等次、2023年度区级机关部门考核“第一等次”授予“年度综合考核优秀部门称号”、2023年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先进集体、全区基层党建十佳书记项目、海门区基层党员冬训“以学促干”十佳案例等荣誉。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做优政务热线集约化服务
1.优化市民诉求办理体系。各区镇各部门建立完善内部办理工作机制,明确热线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织强织密诉求办理工作网络。深入贯彻落实南通市提质增效“1+3”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首接负责制”“急慢分治”“全流程闭环管理”等工作机制。定期举办协调推进会和现场核查活动,今年以来已召开各类专题协调会5次,协调责任不明确、权属不清晰等疑难问题45件,开展现场核查12次,累计推动问题处置45件,有力推动群众急难愁盼快速解决。
2.提升热线平台服务能力。建立“日例会、周点评、月测试”常态化业务培训机制,组织开展人社局、市监局等专题业务培训5次,有效提升平台工作人员在线服务能力。建立接诉人员反馈、信息专员全员审核制度,加强信息动态更新,保障“热线百科”信息常维常新、现行有效。深入开展《海门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标准化工作手册》宣贯工作,建立完善《海门区12345热线平台继续教育培训体系》。
3.提升热线工作社会效益。开展12345热线“三进三出”活动,加强与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线下联系。今年以来,已开展“市民开放日”、12345热线进社区、进商圈、进公园等活动5次。创新“热线+国企”运作模式,开展便民利企项目,拓展6大类48小项的便民服务清单,及时回应企业和群众关切,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安商护企”平台,建立涉及30家单位67名政策专员的政策专家库,梳理涉企知识点2388条,今年以来受理企业咨询投诉1367件,直接答复642件,满意率99.63%,有效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二)拓展网格治理精细化维度
1.团队培养职业化,建强网格治理铁军。推进网格员职业道德建设,出台网格员“十要十不准”日常工作行为规范。组织新任网格员开展岗前培训4次,组织全体网格员开展协助法院执行事项、安全生产等专题培训2次。强化激励保障,对2023年度全区1508名网格工作人员开展年度考评,共计发放绩效补贴844万元。
2.阵地建设规范化,夯实网格治理根基。深化“网格+”融合,与中国邮政、人保公司启动“邮保管家-网格驿站”战略合作项目,探索“党建+网格+物业”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全区精心打造11个精品网格服务驿站,推动金融自助服务终端、邮件快递自提向网格延伸。将医疗服务、健康保健融入网格。
3.管理运行标准化,提升网格治理质效。推动落实基层网格减负四项举措,清理网格事项清单,规范准入事项,明确网格职责。制定出台《全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督导实施办法》,开展第一季度现场督导工作。组织网格员开展社会面小场所排摸、信息采集等工作,严格排查各类安全问题,消除安全隐患,目前全区共采集小场所1.6万余家;常态化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6.1万人次,筑牢居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防线。今年以来共上报网格事件4.7万余件。
(三)推进应用保障科学化管理
1.加强一体化运维服务管理。对各区镇指挥中心、7支综合执法队伍指挥分中心、区委办等相关单位视频会议系统每月进行一次现场巡检,及时排除故障问题,全力保障各项指挥联动、重大会议、参观接待等活动的高效进行。
2.序时推进大数据相关工作。常态化开展信息化项目评估论证工作,对区镇、部门申报的新建项目开展评估论证5次;持续推进电子证照归集工作,今年以来归集电子证照16353张,累计达49791张。开展数字政府专题调研,发布南通市公共数据开放清单参考数据目录,推动个单位及时更新发布相关政务数据。
3.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管理,防数据失泄密。以一体化运维保障项目为抓手,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检查,每季度对中心建设运行的系统平台进行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及时督促相关技术人员升级漏洞补丁,加强网络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