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科室设置
来源: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6-01-11 09:06 累计次数: 字体:[ ]
办公室:
起草中心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等文件材料;起草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计划、目标管理和考评方法,定期通报全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情况;负责整理全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上报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快报和工作简报;负责大调解工作的宣传报道、政策研究、理论研讨和典型案例的汇编工作;负责日常会议的文稿起草、会务准备、会议记录等工作;负责中心公文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收发、保密、文印、档案等工作;负责管理使用中心印章、介绍信和车辆,做好财务结报、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工作;负责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并及时通报有关情况。
 
接访科:
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接访调处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接待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提供法律和政策咨询,并做好登记工作;负责接待受理案件的调处调度、分流指派工作;负责直接受理案件的调处工作,主持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案件的调处工作,并做好调处卷宗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定期指导乡镇(园区)和部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并收集、整理、上报重大矛盾纠纷情况;负责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及时报告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矛盾纠纷的信息,提出相关处理意见;负责每月全市矛盾纠纷接访、受理和调处情况的汇总、分析上报工作;负责对全市乡镇(园区)、部门调解员的业务培训。
 
督查科:
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调处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负责定期督查乡镇(园区)、部门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负责矛盾纠纷分流案件的跟踪、督办、通报和上报等工作,相关材料及时整理和归档;负责全市调解卷宗的评审工作;陪同市领导接访,并做好市领导批办案件的跟踪、督办和报结工作;负责听证对话活动的组织工作,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参与乡镇(园区)、部门年度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考核。
 
    综合协调科: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创新社会治理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提出对策建议;推进依法治理,协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司法救助、兴办法治惠民实事、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等工作;督促检查综治、依治成员单位综治法治责任状落实情况和平安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统筹指导镇村两级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进行绩效考核。指导协调综治委各专门领导小组开展工作,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协助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组织排查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组织开展基层系列平安法治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群防群治。负责进驻部门(窗口)工作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完成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信息科: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整合有关部门和镇村两级社会服务管理信息资源,实现有效服务管理; 及时掌握综治工作和平安法治建设情况信息,定期组织信息分析研判,研究制定针对性工作措施,牵头汇总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 牵头协调全市平安法治建设和信访维稳事项日报告、周例会、月分析、季点评工作,加强对社会稳定动态情况信息的掌握; 建立健全综治信息系统管理员和专干队伍,并做好日常培训工作; 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与维护工作,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指导、督促镇村和相关成员单位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维护; 对全市综治信息系统使用情况进行督查、考核; 做好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日常信息宣传报道、信息调研等相关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新市民服务管理科

    统筹全市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研究制定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整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针对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措施,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协调公安、计生、劳动保障、教育、卫生、工商、司法、城管、建设、交通、财税、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的整体优势;组织开展流动人口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及法律咨询与救助活动,切实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乡镇(园区、街道)、部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负责乡镇(园区、街道)、部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考核奖惩工作;负责本市流动人口的投诉与来信来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