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联动指挥,提升诉求解决水平。强化高效联动。开展热线助企纾困专项行动,打造“安商护企”平台,丰富助企纾困知识库。深化“热线+国企”运作模式,拓展便民利企项目,实现便民服务的市场化、全域化、标准化。探索行政执法监督与热线双向联动,推动行政执法监督成效、热线诉求办理质效“双提升”。突出协同治理。加强热线平台与社会各界“三进三出”双向互动,持续开展“一日话务员”“市民开放日”“政策解答日”,以及“12345热线进社区、进机关、进上级”活动,不断优化平台话务服务,提升运行质量。开展重点工单“1+11+N”现场核查,每季度以1个片区(区镇)为核查点,重点开展问题线索核查、视频调度,主动协调、联合攻坚涉及多部门职能、法律边界不清的疑难问题,系统研究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办理质效。持续推进热线标准化建设,研究制定持续提高热线办理质效的决定。建立无法认定权属件批转机制,健全涉法涉诉、行政复议、恶意举报、非受理事项等不满意诉求的退出终结机制,全面落实“首问、指定、兜底”负责制,推动全年省、市回访综合满意率动态保持95%以上。
(二)聚焦网格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抓好阵地建设。制定出台《海门区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建强镇级平台,继续推进精品网格驿站建设,建好群众家门口的工作阵地,发挥网格驿站“一线哨所”屏障作用。抓牢队伍建设。发挥网格讲师团、实景培训基地作用,通过岗前培训、年度轮训、联动演练、技能竞赛等方式,加强业务知识、实操技巧学习,有效提升网格员实战能力水平。抓实网格质效。规范网格事件上报办理流程,形成网格事件“上报、分流、处置、督办、反馈、核验”全流程闭环处置机制,通过对网格事件、公安非警务类、12345热线、特殊人群预警等信息常态比对、线上线下核查,不断提升网格事件质量,提高网格运行质效。
(三)聚焦运行保障,提升科学应用水平。持续提升运维保障能力水平。围绕实战演练、活动保障、故障排除等内容,总结前期运维工作,制定更加科学、实用、高效的运维保障服务工作流程,加强对区镇指挥中心运维管理指导、培训,进一步提升运维能力水平。加强创新应用建设信息归集。加强与各部门、区镇互动联系,及时掌握新建创新应用项目开发建设进展情况,结合南通创新应用评选工作,共同梳理提炼工作成效,按时申报材料,力争在2024年创新应用评选中再获佳绩。强化网络安全事前预判处置。持续做好应用系统网络安全工作,定期组织现有系统平台的漏洞扫描、安全评估,深入分析研判漏扫结果,督促技术公司及时整改网络安全隐患风险,切实提升网络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