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深化产创融合 推动协同发展
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交流会(海门)生物医药专场活动在沪举行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29 字体:[ ]

昨日,由新华网、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海门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海纳医萃·药创未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交流会(海门)生物医药专场活动在沪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大为作主旨演讲。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区委书记、区长沈旭东分别致辞。新华社江苏分社副社长徐华,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煦,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任大伟,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参加活动。

复星医药、石药集团、贝泰妮集团、华领医药、美迪西生物医药、毕得医药、海尔集团、九州通医药、九和堂、华大基因、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中保投资、交银国际、中邮证券以及宣泰医药、益诺思生物、威奇达药业、百奥赛图、慧聚药业、澳斯康生物、沈化测评等来自长三角地区的近百家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代表、科研机构专家参加会议。

沈旭东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新华网、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海门是大海之门、江海门户、上海的“北大门”,战略机遇叠加、区位优势凸显。随着都市圈同城化的加快推进,海门与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日趋紧密。当前,海门正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积极策应上海“五大中心”建设,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产业强区,强化创新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产业是海门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药物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制剂、片剂及医用材料、医疗器械等上下游产业领域,初步实现了安全检测、药效评价、药物报批、CDMO等从研发到生产全链条的功能闭环。

沈旭东说,海门承载空间广阔、功能配套完善、资源要素丰富,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生态。真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持续关注海门、深入了解海门,加强交流合作、强化协同发展,共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助力海门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沈旭东表示,海门将以最优环境、最好服务,全力护航企业和人才团队在海发展,与大家共享新机遇、共创新未来。

张凤明在致辞时说,上海作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高地,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完善的产业体系;海门凭借其土地资源、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有力补充。海门与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由来已久且成果颇丰。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和合作的深化,双方将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会上,沪海两地重点企业代表围绕产业发展、区域协同、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互动。大家表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海门与上海交通一体化、产业协同化、生活同城化日益加深,区位、资源、成本优势更加凸显,是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成果转化的优选地。大家纷纷表达了进一步了解海门、深化双方合作的意愿。

区领导宋涯、江永军参加活动,副区长王一兵作海门投资环境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