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偏爱“幸福捕手”——
领证跟拍或成婚庆行业蓝海
“请您再确认一次,5月20日上午9点,我们的外景拍摄地是府南绿廊对吗?咱们确定好当天的着装配色了吗?”前几天一大早,独立摄影师大路(化名)便在电脑前核对拍摄方案。这位90后海门姑娘的日程表显示,今年“520”当天的拍摄已全部约满。
大路的转型始于两年前一次偶然的婚礼跟拍:“当时新人特意要求拍摄领证环节,我才发现很多情侣希望把法定程序变成仪式现场。”如今她专门开设的“仪式感领证跟拍”业务已占全年订单量的20%,其中“520”“521”等特殊日期早在半年前就被预订。为应对高峰日期的超负荷需求,她还推出了“错时服务”——每单拍摄间隔预留半小时缓冲,若遇排队延误即赠送3张即时精修照片。这种精细化服务赢得市场认可。刚领证的新人陈晨展示手机里的成片:“大路抓拍的填表瞬间特别真实,宣誓时我先生手抖的特写反而成了最动人的画面。”据大路透露,仅今年4月她就接到23单预约。
相较于个体户的灵活应变,本地的老牌摄影工作室则选择体系化作战。本地一摄影工作室负责人谷树介绍说:“每单配备摄影师、灯光师双人团队,根据套餐选择,我们还能负责新人的妆发造型。”自2018年推出领证跟拍业务以来,该工作室已形成标准化服务流程。“带外景,我们组一天可以接两对新人,如果只要拍领证过程,可以带到4对新人。”工作人员王颖向记者展示了工作平板,工作室采用“时间网格化管理”,将每个环节精确到分钟,确保新人有最好的拍摄体验。
记者了解到,针对日渐攀升的跟拍市场行情,轻量化、即时化的领证记录正在重构整个婚礼市场。“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撬动的不仅是影像服务,更体现出了年轻人对仪式感的价值重估。衍生出来的道具租赁、周边取景服务、摄影师培训等或许会增加更多的新兴业态。”谷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