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春草又绿。3月29日,20多名老兵前来祭奠烈士战友——王炳生。海门人王炳生1985年参军,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今年,是王炳生烈士牺牲40周年,这份跨越岁月的追思,在这个清明节显得格外深沉。
王炳生初入部队时,被分配至人民解放军某部九团七连。训练场上,他苦练本领,多次主动请缨奔赴前线。1985年3月14日,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当时所处前线距离敌人阵地尚有几公里,王炳生主动向连长请战,要求前往最危险、最艰苦的74号前沿阵地,还郑重递交决心书。连长望着这位少言却坚定的新战士,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74号阵地的日子里,潮湿的猫耳洞,单调的防御任务,时刻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王炳生始终坚守岗位,服从指挥,默默承受艰苦环境的磨砺。4月24日,危险突然降临。10时15分,越军炮火如雨点般覆盖各守卫阵地,约一个加强排的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向74号阵地发起进攻。正在站岗的王炳生,临危不惧,密切注视敌人动向,及时向上级报告。当敌人炮弹在观察哨周围炸开,六班班长虞亦金让他进洞躲避,由老兵替换,他坚定地说:“我是当班观察员,哨位就是我的战斗岗位!”19时30分,敌人逼近前沿阵地50米处,王炳生一边报告敌情,一边用冲锋枪奋勇扫射,当场击毙2名敌人。全排战士齐心协力,成功击退了敌人。但敌人很快又发起强攻,王炳生操纵机枪继续还击,又毙敌1人、伤敌2人。就在这时,一枚炮弹在距他3米处爆炸,王炳生头部重伤,经抢救无效,于20时35分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时光流转,40年过去了,王炳生的战友们没有忘记他。每年清明,战友们都会相约海门,为他扫墓。“炳生在新兵连时就表现得十分突出,懂事又刻苦,是我的得力助手,对大家的带动作用很大。这些年,我们每年都来,今年战友到得最齐,大家对炳生的思念从未改变。今天,我们还去看望了他的妈妈,老人身体挺好,见到我们很激动。我们祭奠炳生,不仅是怀念他,更希望他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王炳生的第一任班长蔡国书说。
“看到这么多兄弟从各地赶来,我心里特别高兴。40年了,他们不仅缅怀炳生,还一直关心我母亲,平时也通过微信联系。政府对母亲也照顾得十分周到,补贴增加了,医保报销有优待,每逢重要节日,领导都会来探望。”王炳生的大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