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
一、大企业培育实现历史性突破
建立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培育库。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4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
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2024年,全年推进智改数转项目582个。建成5G基站381个,全区基站累计达到2611个,实现5G信号全面深度覆盖。深入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提前完成规上制造业企业诊断服务3年全覆盖目标,新增省级智能工厂5家,新增省级智能车间6个,新增省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招商重工),为南通市唯一;新增347家星级上云企业141家(其中三星级326家、四星级15家、五星级6家),创历年新高;中天钢铁、金轮针布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推进节能减碳绿色发展
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新增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3家;强化工业企业清洁生产,9家列入年度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完成验收。
四、营商环境显著优化
积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落实,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持续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服务经营主体大走访”等工作,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深入实施“双驻点双挂钩双推进”,逐链召开产业链工作会议,全年走访重点工业企业987家,解决企业诉求65个,办理满意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