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历史文化
-
2025-01-09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海门区拥有文物保护单位3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颐生酒窖池),海门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39处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个,古建筑22个,...>
-
2024-01-11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海门区拥有不可以动文物39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南通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颐生酒窖池),海门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39处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5个,古建筑22个,...>
-
2023-01-28民间文艺民间舞蹈 海门民间舞蹈起源于祭祀活动。早在明代逢年过节就有祭神娱乐的习俗。清代中叶起,随着宗教仪式和庙会活动的兴盛,海门民间舞蹈又不断发展,有跳财神、跳加官、跑五方、调狮子、舞龙灯、荡湖船、蚌壳精、踩高跷、挑花担、打莲湘、腰鼓舞、马灯舞、秋...>
-
2022-01-27戏剧戏剧 海门南部地区几经坍涨成陆,江南吴地人纷至沓来,过江北上,围垦造田,落户成家,形成了北部“江北人”(通东人)与南部“沙地人”之分。他们不仅方言不同,在民俗民风、生活习惯、文化喜好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海门自创的戏剧形式未见史载,外来的戏剧形...>
-
2021-03-09民间文学民间故事、传说 境内东北部紧靠黄海,居民常与海接触,故借自然天象、海神龙王一类虚幻飘渺、形象生动的故事或传说,反映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美的向往。“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产生了不少反映人们生活、劳动和体现“沙地”民俗民风的趣味性故事,其中“乌女婿”...>
-
2020-03-17民俗风情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海门又称端阳节。一般人家都要用芦叶裹粽子,有糯米、高粱、黄稼等作原料。有的端午农历五月初五还加赤豆、红枣、肉丁等配料。端午节中午,每户大门上都悬挂富蒲、艾叶及大蒜头;房门上及堂屋里贴"端阳符",小孩胸前或两手...>
-
2019-08-14戏剧 曲艺海门的戏剧活动最早出现于明代,早在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在余东场城隍庙就建有古戏台,称为万年台,主要为祭祀而演出,自清代后期,昆、京、徽剧进入海门,尤其是京剧影响扩大至海门,在海门北部,常有外地京剧戏班来海演出,称为草台班子,来自里下河...>
-
2019-08-14文化遗存【物质文化遗产】海门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运盐河遗址、余中场衙门遗址、余东盐码头遗址、余东盐仓库遗址、通州同署衙门遗址等古遗址。余东老街、东岳庙、武进士故居、姐妹井、芙蓉池、南楼西弄清代民居、钱粮房、范氏宅院、程氏宅院、徽州会馆厅堂等古建筑。张謇故里祠堂...>
-
2019-08-14诗词海门,滨江临海,千年沧桑,百里沃野,江风海韵,文风绵绵。诗词是海门文化艺术的重要门类,组成了海门历史文化的灿烂篇章,不少诗词成为不朽之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吟诵,并为当今海门的社会发展发挥着作用,成为海门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为此,我们将...>
-
2019-08-14书画吾乡海门,是一方自大海中升起的神奇土地。它南临长江浩浩荡荡,东濒黄海泱泱漭漭,平原广袤,草木葱茏,民风淳厚,物产丰饶。沃野滴翠以毓风雅之情,江海奔腾而养浩然之气,千百年来,这片情聚气盈的热土,孕育了一代代英才俊士,他们高情逸致,寄意笔墨,为我们留下了...>
-
2018-08-16音乐 舞蹈音乐 20世纪80年代起,文化主管部门重视了对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编《海门民歌选》、《海门山歌曲调选》、汤炳书、盛永康、崔立民等为海门民间音乐的发掘作出了努力。1984年,县成立音乐协会。黎立、瞿文广、周耀斌等创作的歌曲、器乐曲、舞曲在省级...>
-
2018-08-16文化古迹名称:张謇“扶海垞”旧址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清代咸丰年间级别: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简介:“扶海垞”是张謇故居,位于海门市常乐镇西市梢,1853年5月张謇出生于海门常乐镇敦裕堂前进之西屋,1903年张謇于老宅西侧新建住宅“尊素堂”,二处...>
-
2017-11-22文化遗存【物质文化遗产】 海门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沈公堤遗址、姜公堤遗址、运盐河遗址、余中场衙门遗址、余东盐码头遗址、余东盐仓库遗址、通州同署衙门遗址七大古遗址。余东老街、东岳庙、武进士故居、姐妹井、芙蓉池、南楼西弄清代民居、钱粮房、范氏宅院、程氏宅院、徽州会...>
-
2010-02-25书画书法明代有大书法家张成、崔桐师徒。崔桐行书尤多变化,劲挺而秀美,南通博物苑存有其代表作书法长卷一帧。书法家崔思唯、盛鼎、李潜昭等作品,闻名中外。清代书法家成宏龄善草书,在乡里有“草圣”之称。李方梅闻名县内外,得他墨宝刻石的有百数家,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存...>
-
2010-02-25诗词 文学县内古时有诗文散见于旧地方志,著作流传后世的有明代崔桐著《东洲文集》,清代徐云锦(字:石渔)著《易义辑录》《寸草庐省身录》《寸草庐文集》《寸草庐诗集》;姚应春著《词曲遗音》;周家禄著《寿恺堂集》;清代画家丁有煜著《双薇园集》《双薇园续集》《与秋集》等...>
-
2010-02-05摄影摄影1984年,县摄影协会成立。1989年李翔的摄影作品《采文蛤》入选南通市摄影展。1990年,李翔的摄影作品《乡场》入选“‘生活之美’全国摄影竞赛”,摄影作品《谗》刊北京《健康咨询》。2004年,《大众摄影》杂志社举办《“美丽的海门”全国摄影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