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为民办50件实事的通知
来源: 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1-03-15 14:30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深入贯彻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了十类5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一、民增收

1.促进高质量就业,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000个,城镇新增就业1万人;完成就业技能培训5000人;新增创业2000人。

2.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村电商交易额达3.9亿元以上。

3.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培育新型合作农场累计达70家以上,壮大村营经济收入。

二、社会保障

4.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与南通城区全面接轨,居民医保筹资标准达到1200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730元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274元/人.月。

5.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区财政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12类特殊群体全额代缴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费用,居民养老、医疗保险覆盖率动态保持98%以上。

6.完善城乡医疗“一站式”救助模式,建立医疗救助对象动态调整机制,深入开展医疗救助和因病致贫阶梯式医疗补偿救助。

三、养老助残

7.实施残疾人关爱行动,为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进行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免费提供技能培训100人次、推荐就业80人。

8.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成区为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扩面提标工程,为5.5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

9.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新增1家护理院,实现区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

10.大力推进机构照护、居家服务、津贴补助、辅具支持、预防管控“五位一体”照护保险制度。

四、便民服务

11.新建、改扩建7家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功能。

12.实施三星泵站扩建工程,新建1.7万吨清水调蓄池和10万吨水泵机组,提升区域供水能力。

13.开展民事、行政、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和覆盖面,完成援助案件不少于1000件。

14.实施智慧亮化建设,试点安装单灯控制系统;推进城区道路路灯补缺,对各区镇镇区道路路灯进行查漏补缺,方便群众出行。

15.完成民生市场建设工程。

五、安居保障

16.新开工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安置住房4000套,基本建成3000套。

17.启动老人民医院、老体育场、海门中学周边等片区综合改造工程。

18.完成海兴新村、通源新村南、东风新村、狮山新村、育才路社区、德兴苑、大同新村等7个老小区(片区)改造工程。

19.完成黑龙江路、珠江路与海门河交界处南侧2座雨水强排泵站建设,提升城区通源片区排涝能力。

20.实施十二号横河贯通工程,优化完善区域排水系统。

六、公共文体

21.完成文化中心(图书馆、大剧院)建设。

22.基本完成体育中心建设。

23.完成3所对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健身设施改造,建成1个体育公园,满足群众日常健身需求。

24.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文化礼堂、百姓舞台30家。

25.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完成送书4万册、送戏300场、送展览50场次、送培训20000人次。

七、教育惠民

26.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加固校舍2.88万平方米,开工新建校舍3200平方米。

27.开工建设北部新城高中。

28.开工建设实验附小聚贤校区。

29.启动证大中学改扩建工程。

30.实施“绿色护眼”工程,完成中小学校教室光源改造和20所学校教室电子白板更换升级。

31.实施学校装备、安防改造工程,提升学校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32.有序推进学校食堂集采中心建设,为师生提供安全放心的食品。

八、健康海门

33.开工建设中医院异地新建工程。

34.实施妇幼保健医院建设工程;在公共场所新增4家爱心母婴室。

35.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成包场中心卫生院异地新建、四甲中心卫生院改造工程。

36.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能力建设,构建“一主四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37.完成宫颈癌、乳腺癌检查2.5万人。

38.完成65周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12万人,为60—85周岁老人免费接种23阶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39.加强急救体系建设,完成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1.1万人,在城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建成1个移动式献血屋。

40.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成食品、农产品抽检不少于4100批次。

九、生态文明

41.完成府南地块生态长廊建设。

42.完成东洲公园提升改造。

43.推进涵闸功能提升工程,开工建设灵甸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卫东闸、海门河西闸拆除重建工程。

44.开工建设沿江风光带示范段、青龙港段、开发区段工程,实施长江一线堤防(新江海河闸至浒通河闸段)堤顶道路建设工程。

45.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整治河道80条(段),疏浚土方80万方,建设生态护岸36千米,改善农村水环境。

46.开展农村分散农户污水治理,完成10个示范区1万户农户的治理工作。

47.建成并规范运行年处置危废2万吨的海门危废焚烧处置中心。

十、城乡交通

48.优化城市路网,实施海兴路南延、镇中路北延、秀山路东延等工程。

49.推进城乡公交功能提档升级,新辟、调整优化5条公交线路,完成50座乡镇候车亭、20块电子站牌、10个公交充电桩建设。

50.完成农桥改造25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