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信访局工作总结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信访局 发布时间:2025-02-17 19:52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信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为目标,以建设“信访工作法治化试点县(市、区)”为契机,紧紧围绕“五个法治化”“四个到位”总要求,全力以赴做好信访积案攻坚化解、信访问题源头治理、重要节点信访保障等工作,全区信访秩序持续向好,相关经验在《人民信访》《江苏信访》刊发。

一、围绕一个中心

以构建“信访工作规范运行、群众诉求理性表达、合法权益有效保护”的良好信访生态为核心,紧紧围绕“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的实践要求,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动信访工作全面融入社会工作大格局,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二、把握两个关键

(一)坚持“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始终以党建引领信访工作,推动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一是优化工作格局。提请区委、区政府将信访稳定工作列为常委会“第二议题”,每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有效推动了工作责任落实和工作成效提升。二是强化领导包案。在落实区领导包案化解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信访事项“双包案”制度,由挂钩属地的区委常委和职能部门分管副区长进行双结对包案,高位协调、“条块结合”推动案结事了、息访息诉。三是厘清责任区分。建立“连带同责”制度,全区重点信访事项实行属事属地责任均等且均按百分百计算责任,切实杜绝推诿扯皮,全区信访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高效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二)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推进区、镇人民来访接待中心规范化建设,配强配优信访工作力量。一是深化信访工作“四下基层”。在全区信访系统深化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统筹开展督查、接访、调研各项工作,着力推动畅通信访渠道、解决合理合法诉求、加强源头治理、规范信访秩序。二是打造能调善解的群众工作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区级层面成立以退休信访干部、退休法官、律师为主体的工作小组,在乡镇层面,以各区镇现有矛盾调处工作队为主体,进一步优化配置,拓宽社会力量参与度,整合组建群众工作团。

三、紧扣两个环节

(一)矛盾预防全方位。探索多元化“访调对接”,打造“3+14+3N”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区、镇、村三级调解组织+医患、劳动人事、物业、消费等14类专业调解组织+N个公、检、法等对接调解组织+N个个人调解室或“通解室”+N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

(二)受理办理全规范。一方面规范初信初访办理,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问题解决在早在小。另一方面加强引导。对于信访复查受理范围和标准进一步明确,对于依法应当或者已经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不属于信访复查范围的事项,明确告知信访人应走的法定途径,避免信访复查与其他法定救济途径的混淆,确保复查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四、实施三大行动

(一)信访条例大宣讲行动。区信访联席办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信访工作条例〉落实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把《信访工作条例》作为各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八五普法、全区信访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党校各类主体培训班的重要内容,以《信访工作条例》宣传月和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五进”活动为抓手,开展系列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区累计举办宣讲活动80余场次,覆盖2万余人次,各级人民来访接待中心(信访办)开展阵地宣传,制作展板120余块,标语(电子屏、宣传栏、宣传横幅)80余条,发放《条例》及相关宣传资料15000余份,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二)领导干部大接访行动。制定《关于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活动的实施方案》,以领导干部带头下访接访为工作重点,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

(三)信访联席会议大推进行动。进一步发挥区、镇两级信访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压紧压实各区镇、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七个专项工作小组责任,及时就地解决信访矛盾。区镇、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分析日常工作,常态化接待包案信访对象,推动信访事项攻坚化解,打通了信访工作责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