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我市卫生计生事业战略转型的实干之年。全系统要以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为指引,紧扣推进健康海门建设这条主线,坚定瞄准一个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着力营造两大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廉洁从医的行业环境)、全力实施三大工程(医疗能级提升工程、卫生健康促进工程、人口计生惠民工程),努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全年工作重点是齐步走好“一二三”的改革发展之路,坚定信心,奋发进取,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奋力实现新时代卫生和健康工作的新转型。
——坚定瞄准一个目标,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当前,深化医改持续性成效正在彰显,一条惠及全体人民的健康之路正在铺就,要避免我市成为“改革洼地”,就必须在今年做好深化医改的“加减乘除”四道题和“两票制”改革的附加题。
建立医疗联合体“加法”机制,做实联营联合联动。加快推进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两大县级医院为龙头,以四个地区中心医院为骨干,以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两大医疗联合体建设。要健全完善畅通无阻的双向转诊机制、权责一致的引导机制、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将医联体建设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实现从“联得上”到“动起来”。
发挥健康扶贫“减负”功能,确保精准救治全覆盖。坚持“靶向治疗、对症下药”,进一步完善健康扶贫政策体系,加强组织推动,将健康扶贫政策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确保健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努力建成健康扶贫的“海门样板”。要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示范化创建相结合,推进工业园区卫生院异地新建和滨江一社、二社、悦来卫生院旧址改造,对临江新区介云村等10家卫生室实施标准化建设,力争建成省级示范化乡镇卫生院1家、示范化村卫生室10家。要与医疗救治相结合,制定实施贫困人口疾病分类救治方案,开展重大疾病专项救治行动,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综合服务等便民举措。要与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根据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因人施策,对支出型贫困,加大保障力度;对康复性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对潜在性贫困,强化疾病预防。要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结合,将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签约服务范围。
放大绩效考核“倍乘”效应,突破薪酬制度改革瓶颈。用好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力争在人事薪酬和管理体制两个方面取得突破。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推行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建立按事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用人新机制,逐步实现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调整完善绩效工资制度,适当放宽绩效工资总额控制,试行年薪制等多种方式,调动广大医护人员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破除”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难题,提升农村基层岗位吸引力。一方面做好增量,激发外源动力。加强与医学院校合作,继续做好农村医学专业定向委培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确保基层卫生人才后继有人。将定向委培毕业生的业务培训纳入科教工作统一规划,积极培养临床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和支持参加继续教育,全方位打造应用型、骨干型人才。另一方面盘活存量,挖掘内在潜力。在提高在岗乡村医生待遇的同时,将部分有能力、有口碑的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合同制管理,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后顾之忧,不断稳定和强化乡村医生队伍,切实发挥其“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健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充分提升药事服务在综合医改中的“附加值”。大力推行“两票制”改革,纳入医改总体部署,作为重点任务推动落实,加强对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确保实现改革预期。要规范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进一步完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建设短缺药品监测哨点,提升监测精度和预警能力。要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推动优先配备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做好基层与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满足基层首诊和分级下转用药需求。
——着力营造两大环境,即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廉洁从医的行业环境。2018年我们定义为卫计系统的“作风建设年”,通过抓制度建立、制度健全、制度落实,切实实现“工作能力、工作形象、工作成效”大提升。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全面从严治党,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上来,自觉担负起全面从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按照既定目标,精准着力、主动用力、持续发力,推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取得新成效。增强“四个意识”,保持政治定力。必须从政治和全局高度认识和处理问题,把党的建设放到事业发展全局来谋划和定位,防止业务、党建“两张皮”。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和政策棚架、“中梗阻”问题。切实做到认识上一致、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同心、情感上认同、行动上同步。抓好“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落实主体责任,核心在领导班子,关键在党组织书记,重点在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责任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严格做好党员日常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打造“一支队伍”,忠诚干净担当。要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忠实践行党的宗旨;要强化自律,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坦坦荡荡从政;要牢记责任、恪尽职守,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答群众的期盼。
着力营造廉洁从医的行业环境。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把行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采取纠建并举、重在预防的措施和手段,切实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素质。健全制度促规范。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完善医德考核办法,把考评结果与晋升晋级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同时签订“承诺书”、立下“军令状”,接受社会监督。教育引导抓预防。一方面,着力强化正面教育。注意挖掘、培养、推选身边的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教育人、感染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昂扬上进,努力形成以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催人奋进的行业氛围。另一方面,扎实开展警示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时刻以案为鉴,不触规矩底线,不踩纪律红线、不碰法律高压线,做到警钟长鸣。强化执纪重监督。规范党内监督,强化执纪问责。健全完善“不能腐”“不敢腐”制度机制。加大“红包”“回扣”等违反医疗卫生行风“九不准”和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纠正各类不正之风,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行为。狠抓作风防反弹。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推动作风持续向好。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强化作风建设专项督查和效能监察,健全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坚决杜绝“四风”问题反弹。
——全力实施三大工程,即医疗能级提升工程、卫生健康促进工程和人口计生惠民工程。以卫生计生事业转型升级为主要方向,不断拓展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人口计生三大工作主题的内涵与外延,积极搭建和创新优质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全行业综合服务能力。
实施医疗能级提升工程。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是加快推进健康海门建设的基本要素,要实现医疗服务换挡提速,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病有所医、病有良医”的需要,就必须在四个方面实现再突破。医疗资源配置再优化。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建设,完成建筑主体工程。推进市精神卫生中心建设,力争完成前期图纸设计、可行性报告等工作。做好市妇幼保健医院和海门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规划。筹备市中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力争完成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推进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等区镇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提档升级。接轨上海服务再深化。进一步完善创新接轨工作机制,优化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医院、专家等各层面的工作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市级医院要继续加强与上海优质医疗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做实现有合作项目,努力实现技术同城、服务同质、资源同享,带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突破提升;鼓励中心医院借鉴成功经验,依据发展需求,拓展个人交流、科室会诊合作基础,努力实现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院际合作,不断扩大高端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基层服务能力再提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服务体系、重点学科和管理机制建设,着力提升疾病诊断、治疗、康复、公共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五大能力”,逐步形成以技术和质量为核心的良性发展局面,补足基层基础设施、设备、人员、技术、机制短板。要搭建好让基层人员“走出去”的深造平台,培养一批医术强、医德高的骨干队伍;同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帮扶力度,通过传帮带,不断提升基层人员的医疗技能和水平。在培养、稳定一批乡村医生的同时,通过招引、提高为手段,逐步建立一支业务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乡村医生队伍。人才学科建设再加快。落实年度人才招聘计划,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招聘指标向紧缺岗位和基层倾斜。继续实施人才强卫工程,加 强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加大现有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巩固市人民医院、二院、海门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重点特色专科创建成果,开展7-8个省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建设。
实施卫生健康促进工程。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为抓手,着力做好“未病先防”,努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导向转变。大力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强化项目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扎实做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持续提高老年人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进一步加强健康服务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质量,2018年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一般人群达到35%、重点人群达到65%。巩固和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继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慢性病、地方病防治,严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蔓延。建立完善疾病谱分析制度。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继续推进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做到应种尽种、应管尽管。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提高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以及重大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强化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做好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和医疗卫生的监测监管。规范计划生育、母婴保健机构执业行为,加大辖区内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健全基层爱国卫生组织和工作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巩固拓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做好复查迎检各项准备。继续推进国家卫生镇、省级卫生镇、省级健康镇创建工作。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强化全民健康意识,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确保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实施人口计生惠民工程。围绕“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工作目标,通过搭建“四座桥”,扎实开展各项人口计生惠民服务,切实提升城乡计生群众幸福指数。搭建“连心桥”,深化计划生育服务改革。继续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倡导,强化风险防控。开展政策实施情况效果评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形势分析,创建“十三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并做好中期评估工作。搭建“安心桥”,提升妇幼健康保障能力。开展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创建,全面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水平。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逐步建立涵盖妇女儿童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服务模式。继续做好以城乡适龄妇女“两癌”检查等重点的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提高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免费婚检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促进出生人口素质提高。搭建“贴心桥”,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提升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网上办理服务水平,实现计划生育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流动人口“一盘棋”管理。扎实做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积极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技术服务。搭建“暖心桥”,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完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和扶助政策,加大对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充分保障群众应享权益。继续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推进家庭发展项目试点。加大“两非”行为监管和打击力度,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稳定。
在抓好“一二三”重点工作的同时,要坚守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大力开展平安法治医院建设,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和信访事件的发生。要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应用,持续加大督查考核力度,确保为健康海门植入“智慧之芯”。要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注重“小切口、大主题”,从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角度,用百姓的语言讲好卫生计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