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
来源: 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1-27 14:16 累计次数: 字体:[ ]

2024年,区投资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坚持内资外资并重、制造服务融合,不断优化招商体系,凝聚招商合力,着力招大引强、强链补链,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全区签约并注册重大项目64个,其中签约并注册超5亿元内资项目51个,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3个。

一、统筹优化体制机制。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招商”,建立区领导挂钩区镇、驻外招商局、产业链制度,包片包条线抓项目招引。强化区投资服务中心统筹抓总,各区镇及相关产业部门齐抓共促、协同推进的“大招商”格局。优化“5+6+7+11”招商体系(5个驻外招商局,6个招商攻坚小组,7个产业链招商攻坚小组,11个区镇),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合力。

二、多维开展招商活动。围绕“2+4+N”活动体系,高频次举办投资推介活动。今年以来,先后举办海门城市发展推介会、经贸投资洽谈会等各类招商活动145场次。逐步打响“创芯海门”集微产业主题招商活动品牌IP,形成“走进海门”、“东洲智行”双招双引系列活动城市圈层。

三、精准深化渠道拓展。持续实施“全球招商合作伙伴”计划,开展“大行大所看海门”活动,与高力国际等大行大所以及爱集微、虹桥海外华商会进博及贸易促进中心、日本江苏总商会等国内外各类第三方机构合作,全面整合商协会、专业机构、产业平台、投资公司等产业资源,逐步形成“人员不多资源多,机构不大平台大”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区共签订委托招商合作机构89家,实现委托招商全覆盖。

四、着力推动签约落地。坚持一手抓招引、一手抓推进。开展重点产业链“六个一”强链补链及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专项行动,实施重点项目“区领导一对一”对接,聚集主导产业,举办产业链工作推进会。今年以来,先后举办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工作推进会议2场;实施项目推进“3777”机制,强化招商“简报”、项目“直报”、实绩“通报”,建立“项目跟踪周报、推进月报、攻坚季报”制度,形成滚动压茬推进格局。常态化召开项目协调联席会,推动问题瓶颈及时有效解决,形成闭环推进。今年以来,召开19批次26个产业项目质量评审会议,区级层面累计开展项目签约仪式33场。

五、切实强化队伍建设。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遴选招商精英、招商骨干、招商能手、招商专员。以“招商菁兵”培育工程为抓手,每季度组织招商培训,持续拓展培训渠道,提升实战技能。以实绩论英雄,总结“招商案例”,开设“招商人风采”专栏,全面展示招商风采,以榜样先进为持续推进精准招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六、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采取党组中心组引领学、党支部“三会一课”集中深入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研讨学、用好平台自主学等方式,把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并深入开展研讨交流,让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二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定《2024年度投资服务中心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2次。严格落实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民主生活会、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事项决策制度。对单位内设机构开展了岗位廉政风险点排查,突出加强对核心问题的风险防控,优化防控措施。以“党员冬训”、“510思廉日”、“9月算好廉政帐专题教育月”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违纪违法干部忏悔录,赴通东革命红色记忆馆、看守所等接受红色教育、警示教育。根据南通市委对海门区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抓好问题整改,涉及问题已整改到位。对省委巡视问题进一步举一反三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成效。三是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制定《投资服务中心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2024年度任务清单》,多次组织班子成员专题学习传达意识形态相关文件精神,并对本单位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为党员、群众上党课2次;其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科室意识形态工作。四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关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全年共召开主题党日活动12次,支委会12次,党员大会9次,开展学习教育活动34次。持续丰富“海纳百商 服务至上”党建品牌内涵与外延,紧密围绕投资服务主责主业,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