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促进局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
来源: 海门市投资促进局 发布时间:2015-01-12 10:39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4年,投资促进局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载体建设为支撑,以目标任务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开展投资促进工作,及时调整招商思路,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法,推动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2014年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1.全年,共引进项目5个。其中南通永达纺织与南通大学合资合作兴办的南通威尔非织造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亿元,落地开发区,已开工建设;签约项目4个,分别为总投资5亿美元的法国欧洲信托融资租赁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联盛商业、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巨晴水疗设备项目和总投资3亿元的装配式保温墙体版项目。接洽了德国克虏伯不锈钢、韩华集团、菲亚特汽车世界500强企业3家,中节能、中铁建、中石化、中国核建、中植集团、万达集团等央企、上市公司十余家。

2.和园区乡镇合作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地举办专题招商活动3次,参与组织金花节、“创业中华 创新江苏”侨商活动、海智大会、“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专业委员会创业年会、长三角青商论坛等活动。

3.共接待或拜访客商150多人次,在谈项目30多个。成功邀请到工信部服务外包中心领导、深圳金融领域的客商、上海有机所千人计划专家、奉贤工商联企业家等多个团队客商来海考察,有效提高了海门的知名度。

(二)主要工作

1.围绕投资环境,做好宣传推介。

重点通过五大渠道进一步推动对海门的对外宣传工作。一是报纸媒介。通过新华日报、江苏经济报等媒体对我市市情、招商载体进行了宣传推介。二是投资促进局网站。在局网站开设了环境推介、招商项目、优惠政策等栏目,广泛宣传我市的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和招商项目。三是官方微信、微博。开设了投资促进局微信和微博,每周更新推送投资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对外关联度。四是宣传折页和投资参考手册。重新印制了海门宣传折页和投资参考手册,折页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地介绍了我市的区位优势、创业平台和优惠政策,投资参考手册清楚详细地介绍了我市基本情况、投资成本、各项收费、办理项目所需材料等内容。五是开通彩信平台,定时给在外能人和项目线人发送海门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沟通联系。

2.参与或组织各类投资促进活动,捕捉项目信息。

充分利用各类投洽活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一是组织开展专题招商活动。第十八届金花节上,在做好客商邀请和项目签约工作的同时,参与筹备省侨联举办的“创业中华 创新江苏”品牌活动,海门作为活动的第二站,邀请100多名侨商来海考察交流;6月和开发区在北京召开“融合创新,共创辉煌”为主题的服务外包专题恳谈会,IBM、博彦科技等10多家国内知名服务外包企业参会;9月和海门港新区在厦门举办了2014江苏海门投资环境推介会,30多名台商和海洋渔贸相关的客商参加了投资推介活动;9月与海永乡在上海共同举办“生态崇明 活力海永”招商恳谈会;10月组织我局招商精英参与中国(江苏)国际科技交流与人才智力合作大会的接待工作。二是参加了第十六届国际石油技术设备制造博览会、第三届全国服务外包企业峰会、2014国际海工装备展览、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14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南非(上海)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大型活动8次,宣传海门,结识投资企业,寻求合作。

3.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今年,我局重点对接了上海徐汇区、奉贤区、闵行区和青浦区。与各区政府的合作交流办及商务委取得战略合作关系。按季度举行一次情况交流和项目对接洽谈碰头会,成功获取一些有价值高质量的产业转移项目和搬迁性项目。例如:新加坡在青浦投资的星科金朋半导体企业,是总投资5亿美元的高科技企业,有望能转移并落户我市开发区。此外,我局还对接了上海各大外资机构、发达国家驻沪领事馆、欧美驻沪商务机构、上海股权交易中心,通过周期性拜访和定期交流活动,使他们把我市列入其商务和投资考察的热点目录中,促进了两市间的经济往来,推动了区域性经贸发展和合作。

4.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对我市原有的各种有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文件进行梳理,研究出台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包括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电子商务优惠政策等,切实增强政策引资的效果。二是加强招商干部队伍建设,内练素质,外塑形象。今年,我局就如何掌握招商引资知识、如何研究企业、如何研究产业、如何获得招商线索、如何把关项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逐步培养招商工作所需要的良好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水平,熟悉产业政策,掌握公关技巧,提高服务水平。

5.聚焦“四风”,抓好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自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以后,我局按照活动精神,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对教育实践活动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几个月来,我局严格按照要求聚焦“四风”,找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征求意见、下基层联系走访、集体讨论、领导班子交心谈心,局领导与职工交心谈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等活动。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局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更积极了,走基层访企业的时间更多了,与群众的联系更贴心了,工作氛围更融洽了,全局三公经费开支明显下降,厉行节约的成效更为明显。

(三)工作不足之处

1.没有形成全市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引荐人奖励政策。针对2014国发43号、62号文件,如何解决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工作,没有提出很好的解决方案。

2.没有做好全市招商人员的培训工作,以及各个园区招商人员的协同作战工作。

二、2015年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在新常态下,紧紧围绕我市发展战略和产业定位,研究国家最新产业经济政策,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扶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为重点,以六大园区为主要承接平台,招大引强,大力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二)工作举措

1.以央企、国企以及世界500强企业为抓手,突出招引重特大工业项目。继续锁定北上广区域,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好南方局、北方局基地,继续延伸人脉,拓展商会资源。南方局要进一步做好上海这篇大文章,围绕金融中心板块、自贸区板块,紧跟世界500强大企业、大财团、欧美等发达国家驻沪总领事馆和各大外资机构展开各种专题和对口性的交流活动,同时紧紧依托香港贸易促进会、广东海门商会、香港海门同乡会,深圳南通商会、台湾狮子会,做好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厦交会期间我市的专题投资环境推介会。北方局要进一步加强与部委办局的沟通联系,了解掌握最新的政策信息,寻求政策支持;在现有的与中铁建、中石化、中节能、中核集团等良好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扩大,做好国企、央企大文章,利用工信部电子商务协会平台,加强电子商务专题招商,推动海门电子商务的发展。紧盯有投资意向的客商到海门考察,重点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

2.以信息化管理招商引资为抓手,强化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有效利用全国招商局长微信朋友圈,全国工商联微信好友圈,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CEO微信校友圈和Hello海归网欧美金融行业龟友圈等平台。同时建立市内各园区和乡镇招商局长的微信圈,合理利用和分配项目信息资源以及政策和土地资源。这个微信平台可以及时掌握招商人员去向、动态,也可用作年终考核等管理。除外,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更要加强对电商的招引。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技术广泛运用,信息消费需求培育等四方面找到重大突破。要以此为契机加大对电商的招商力度。认真研究相应的优惠政策,竭力打造承载此类项目的硬件和软件,尽快填补我市现代服务业中这一空白。

3.以推进全市招商工作的统一化和专业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市招商工作的专业化。认真研究2014年国发43号、62号文件,提出有效的解决新常态下招商引资工作的策略。研究出台全市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引荐人奖励政策。推进我市招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提高我市招商人员整体素质和专业化程度,对我市重点产业进行分类培训和考察,全面了解我市产业发展格局。加强与园区乡镇合作,推动园区间的合作,开展专业定向招商会,提高招商实效。通过定专题、定产业、定园区,定城市,与各园区合作举办对外小型招商会,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推荐自己最有优势的产业政策,提高招商实效。招商活动结束后,要进行专人后续跟踪,责任分解,及时跟进务实性洽谈,把握节点,层层推进,确保招商活动既有声势,更富成效。

4.以健全境内外商业化招商代理队伍为抓手,积极培育项目线人获取最大信息资源。通过市场化、社会化模式建立招商网络,实现从直接招商到管理招商转变。加强与各地商(协)会和已落户企业的交流协作,积极开展产业和项目对接;继续探索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和聘请招商代表等方式;深化招才引智,探索人才-项目-产业化的招商引资新路子。要敢于出资出力,大胆放手操作,依法管理招商中介机构业务,从而实现双赢。同时,进一步优化我们自己的招商队伍。逐年筛选,重新洗牌,优胜劣汰,以实绩论英雄,以成就论奖励。此外,要大胆使用退居二线的懂外贸外经和外语的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特长和比较优势。这种新时代的招商队伍结构由老、中、青三个层次组成;以老带青,以中率先,形成梯度式渐进状态,建设一支稳定的招商队伍,保证招商引资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海门市投资促进局

二○一五年一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