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14245383/2016-00066 分类:    
发布机构: 中国海门 文号:
成文日期: 2017-01-29 发布日期: 2017-01-29 有效性:
名称: 海门市统计局关于落实“四三要求”加快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海门市统计局关于落实“四三要求”加快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来源: 中国海门 发布时间:2017-01-29 10:46 累计次数: 字体:[ ]

 

海门市统计局文件

 

海统发〔2016〕16号

 

海门市统计局关于落实“四三要求”加快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各区镇统计办,本局各科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江苏省统计局《关于落实“四三要求”、加快推进江苏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统【2016】39号)精神,推动全市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营造担当作为、创先争优浓厚氛围,为“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海门”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经研究,现就关于贯彻落实“四三要求”、加快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清重要作用,形成思想共识

  “四三要求”,即“三基”——强基层、抓基础、固基本;“三补”——补缺、补短、补软;“三创”——创亮点、创精品、创典型示范;“三提升”——提升领导好评度、提升干部职工满意度、提升社会美誉度。“四三要求”是指导我市统计现代化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和路径引领,是强基固本的战术保障,是不断提升工作实绩的工作导向。全市统计系统要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以“四三要求”加快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以思想共识促进行动自觉。

  落实“四三要求”,是顺应改革大势、服务发展大局的实际行动。新常态、新理念,新经济、新动能,新形势、新任务下,统计工作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通过全市统计系统全面落实“四三要求”,贯彻新理念、确定新定位、勾画新路径、积聚新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基”字当头、“补”字为要、“创”字为魂、“提”字为本,把握着力点,做强支撑点,大力营造担当作为、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落实“四三要求”,是加快现代统计体系建设、力促海门统计工作始终走在前列的题中之义。省统计局着眼“十三五”时期统计改革发展,聚焦江苏统计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以构建“八大系统”、实施“八大行动”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总思路,为我市统计改革与发展、加快统计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落实“四三要求”,是精准发力、开辟海门统计改革发展新境界的内在需要。“十二五”时期我市统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诸多不适应,理念不够新,基础不够牢,工作不够实,新经济统计体系有待建立,源头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创新不足仍然是我们发展的“软肋”。通过全市统计系统全面落实“四三要求”,摸清实情、明确重点,瞄准靶心、精准发力,抢抓“窗口期”,打好“组合拳”,蹄疾步稳、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全市统计工作再上台阶。

  二、明确目标要求,强化责任担当

  (一)着力强基层、抓基础、固基本,夯实工作基石、增强发展底蕴。强基层,就是要全面完善现有基层工作体系,进一步加强县级、区(镇)、村(居)、部门、企业源头建设,加快建立机构健全、队伍优良、行为规范、保障完备的基层基础建设系统。抓基础,就是要全面抓实核算、业务、法制、信息化等基础,为统计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固基本,就是要全面巩固统计产品生产、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建好基本队伍、落实基本制度、抓好基本教育、提高基本能力、完善基本保障,推动统计事业长远发展。

  (二)着力补缺、补短、补软,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全面建设。补缺重在解决机制不全、创新不够问题,找准缺口、缺点、缺陷,在查漏补缺中增进工作实效。补短重在解决能力不足、水平不高问题,找准数据质量、统计服务、宣传引导、制度建设以及内部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工作不到位等短板,持续发力、深处着力,有的放矢地把短拉长。补软重在解决担当不够、要求不严问题,深入排查工作中诸如“软分析”“软执法”“软问责”“软落实”等软腿、软肋、软项,杜绝和减少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懒作为以及不会为现象发生,实现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由弱变强的飞跃。

  (三)着力创亮点、创精品、创典型示范,优化统计服务、激发工作热情。创亮点,就是要弘扬创新精神,打造闪光点、发掘出彩点,扬弃吐纳、创特创新,创出特色、厚植优势,在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基层组织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统计保障创新等方面,推出新思路和新举措,形成新成果和新亮点,实现特色发展。创精品,就是要弘扬工匠精神,以质为帅,增品种、提品质,打造品牌,脚踏实地、孜孜不倦地追求卓越。创典型示范,就是要弘扬争先精神,干字在前,敢为人先,探索新路,主动挑担子、打前锋、作标杆,当好排头兵、做出示范区、筑牢主阵地,勇于承担和开展统计创新工作试点,多出鲜活的案例,提供看得见、能够学,对面上工作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的示范。

  (四)着力提升领导好评度、提升干部职工满意度、提升社会美誉度,树立良好形象、扩大统计影响。提升领导好评度,就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向上对接汇报,做优党委政府及部门统计服务,受到上级统计部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等的肯定或表彰,得到领导同志的批示量不断增长。提升干部职工满意度,就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回应基层关切,正视职工利益,把广大干部群众的合理诉求维护好、实现好,干部职工满意程度不断提高。提升社会美誉度,就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各界的多元需求,不断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在机关作风评议中社会公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江苏提出的统计“八八方略”和“四三要求”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八八方略”是决定全局的策略,要求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持久战;“四三要求”是解决战术问题的方法,要求我们做好基础设计,抓住关键环节,打好歼灭战。同时,“四三要求”内部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三基”是主攻方向和历史责任,“三补”是切入点和实现路径,“三创”是工作担当和发展动力,“三提升”是根本目标和坚定追求。这些要求必须在统计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要有载体、平台和抓手,在每个方面都要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工作要求,提出务实举措,切实解决好“桥”和“路”的问题。

  一要积极建言献策,多为开辟海门统计新局面“添智力”。落实“四三要求”,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省、南通市统计局统计改革发展最新部署以及省、市委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出大主意、好主意、实主意,汇聚“金点子”,造就“大智慧”,把工作要求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目标化,目标任务责任化,责任要求到人,以工作任务形式全面展开,大力开拓海门统计改革创新新空间。

  二要加强联动协作,多为开辟海门统计新局面“聚活力”。落实“四三要求”,要贯通全局、上下同心、左右协调、同向发力,一步步攻坚克难,坚持县(市)、区镇、村(居)、企业上下联动、互相呼应,在全市统计系统营造氛围、形成声势、见效出彩。要坚持同步互动、无缝对接,打通关隘、扫清障碍,建立健全保障改革创新、允许试错的机制,鼓励探索,宽容失误,营造大胆改革、敢于担当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激发统计干部队伍整体活力和创造力。

  三要主动履职尽责,多为开辟海门统计新局面“增动力”。落实“四三要求”,要始终围绕加快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这一根本目标,在统计坐标系中找准“我的战位”,人人都有“微目标”,处处都有“发动机”,切实消除工作要求落地中的“堵点”“痛点”“盲点”,共同推进海门统计工作全面提质、加速、增效。要坚持项目化推进,有重点、分阶段展开,提高改革创新行动力,2016年初见成效,2017年持续深化,2018年再上台阶。

  三、有序有力推进,务求取得实效

  落实“四三要求”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各地、各科室要切实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个时点一个时点促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四三要求”,是加快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和系统内部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标准完成年度重点任务的有力抓手。各区镇统计办、本局各科室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将“四三要求”纳入议事日程,常议常抓,抓出成效,把落实“四三要求”与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南通市统计局、省及南通市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落实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加强整改结合起来,与实施“十三五”江苏统计“八八方略”结合起来,整体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

  (二)细化工作措施。10月1日前,对照《2016年度省局各部门落实“四三要求”任务细化分解表》,结合我市统计工作实际,明确我市落实“四三要求”的工作目标、工作着力点和路径措施、责任人。要根据省统计局统一部署,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我市落实“四三要求”的工作计划。

  (三)纳入工作考核。要将落实“四三要求”的具体成果纳入年度公务员考核、区镇统计办以及本局各科室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强化全市统计系统干部职工的使命责任和担当精神,确保以优良作风和过硬本领为全方位推进海门统计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四)强化督促检查。要结合重点工作督查,加强对落实“四三要求”工作情况的检查督促。抓序时进度、抓薄弱环节,抓关键措施,将贯彻落实“四三要求”的全过程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对工作进展滞后、存在问题较多的事项,要及时找准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海门市统计局

                         2016年10月8日

 

 

 

 

 

 

 

 

 

 

海门市统计局办公室                        2016年10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