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
来源: 海门区商务局 发布时间:2025-03-27 15:13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特色亮点工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获评南通市营商环境提升先进集体;协调保障招商重工价值106.8亿元的FPSO外贸船(全球最大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顺利出口,获央视报道;协调保障全球首制碳中和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在挪威首相和省、市领导共同见证下顺利发运交付;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帮助企业申报上级资金补助近千万元。商务经济亮点纷呈。成功申报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打造电商进农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助力数字乡村建设;新引进超5000万美元重大外资项目2个(芯闻科技、金益成(二期));开展“江海有情,海门有请”系列促销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助力券680万元,拉动消费7亿元,拉升消费比达1:103。企业培育再结硕果。当升科技获评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南通宝威纺织品有限公司获评江苏省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成功申报苏洪农业及八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2024—2025年度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南通共7家;中南建筑、龙信建设再次入选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名单(南通共4家)。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实际使用外资实现新提升

2024年,我区累计上报外资到账2.38亿美元,其中确认到账2.04亿美元,确认到账额和任务完成率均列七县市区第一。认定重大制造业外资项目(含增资)3个(润电新能源、华商天时、赐宝薄板)。

1.优化工作新机制。结合经济形势月度分析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月通报、季讲评、年考评”外资推进机制,进一步提升数据快速捕捉、问题快速解决、措施快速落地能力,层层传递压力,加速推进外资项目的落地和到账,利用外资全年保持南通第一方阵。

2.加速项目快落地。主动介入项目引进洽谈,推动外资项目尽早落地。从省外迁入华商天时,并增资到账3100万美元;新引进超5000万美元重大外资项目芯闻科技、金益成(二期),超3000万美元的高纬阀门成功注册,其中金益成已到账168万美元;这些项目的设立、到账,不仅为我区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做出贡献,也为今后我区的外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服务企业出成效。深入企业调研,先后走访35家外资企业,辅导企业规范商务信息的填报,宣传相关外资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专项资金,为招商局重工争取省市外资专项资金234万元,兑付美奥迪22.27万元。积极引导优质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履约到账,鼓励赐宝薄板利润转增资1000万美元;中兴精密利润转增资300万美元,推动俐马纺织今年单次履约到账5000万美元。

(二)对外贸易规模跨上新台阶

2024年,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80.88亿元,同比增长7.1%。全年市场采购贸易总额超3亿美元。

1.服务保障稳基数。结合我区外贸实际情况,补充修改全区《关于支持制造业倍增和服务业繁荣若干政策的意见》,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联合海关、金融等部门走访、调研、服务外贸企业超30家,为企业解决进出口业务办理、出口退税、资金贷款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协调保障招商重工价值106.8亿元的FPSO外贸船的顺利出口,该船单体价值为招商局重工历史之最,同时也是南通外贸历史之最。发放开拓国际市场、出口产品认证、境外商标注册国家、企业自主开具保函等各类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共计106.68万元。

2.组织企业拓市场。组织宝威纺织、盛源卧室等75家企业分别参加法兰克福国际家用及商用纺织品展、越南国际服装、纺织品及纺织技术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组织47家外贸企业参加第135届广交会、46家外贸企业参加第136届广交会,组织南通易尚海绵制品有限公司和江苏欧罗曼家纺有限公司2家企业参加第33届华交会,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

3.培育外贸新业态。扎实推进跨境电商和市场采购贸易两大“国字头”试点,推动国企实体化运行市场采购贸易,目前市场采购贸易总额突破90亿美元。制定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28家平台卖家、服务商向三星镇集聚,完善电商发展生态,跨境电商实现出口超亿元,德国公共海外仓已成功吸引13家客户入驻,实现额收超5000万元,墨西哥海外仓和展示厅在加速推进中。组织我区26家外贸企业参加2024南通跨境电商选品博览会,叠石桥家纺产业集团专题设立家纺产业带选品展区,助推海门家纺优品加速出海。

4.优化营商新环境。联合税务、财政、发改等部门召开全区重点外贸企业座谈会,与企业代表面对面交流,为优化我区外贸发展环境提供新思路。联合海关共同举办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宣讲会,帮助企业防范常见常规经营风险。联合区市监局及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走访我区跨境电商企业,了解海外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座谈会。联合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三星镇举办南通市海门区第二期“致福电商”培训班,全年组织各类跨境电商培训不少于20批次。积极配合海润集团做好电商产业园招商活动,为集团招引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相关政策依据。

(三)商贸流通市场焕发新气象

2024年,我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03亿元,同比增长0.6%。全年新增批零住餐企业105家,新增批零住餐大个体54个,新增租赁商务10家、居民服务6家。限上批零住餐业分别增长17.4%、5.1%、18.5%、11.8%,批发业增幅在南通排名第一。

1.刺激消费提振信心。响应国家“消费促进年”的号召,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在出台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消费促进活动,推动消费场景和业态不断创新,市场活力逐步增强。今年以来开展“江海有情,海门有请”系列促销活动,累计发放消费助力券680万元,拉动消费7亿元,拉升消费比达1:103;“畅‘GO’东洲·秋冬惠享”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超1000万元。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马拉松赛事通过与商超住餐单位的联络宣传,赛事期间 70%以上的外地选手和观众在海门住宿超过2晚,城区众多酒店客房爆满,63%的外地选手和观众在参赛观赛之余,到访海门各大商圈与景区,比赛当日大有境、龙信广场客流量同比增幅47%。积极推动消费提档升级,招引了盒马鲜生、洲际智选酒店、八马茶业等一批品牌首店落户开业,高品质商圈加速形成。

2.项目建设持续刷新。坚持“一业一策+招商”思路,全力开展服务业项目攻坚行动,着力招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充分激发服务消费潜力。聚焦行业龙头和世界 500 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围绕钢铁产业重点招引了三知元、弘贯、云之翔等企业来海开展批发业务,世界 500 强企业海亮集团已来海注册贸易公司。深入落实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12条措施,从品牌引入、充电配套、政策支持等方面发力,吉利几何、零跑汽车、比亚迪方程豹、北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部等新能源车企品牌纷纷落户。瑞云、美豪丽致获评精品酒店,盒马鲜生、洲际智选酒店等品牌首店先后开业。人力资源头部企业佩信集团注册落户。2024年南通认定项目情况:南通认定品牌首店5家,精品酒店2家,批发业11家,租赁商务服务业4家,住餐业5家,零售业3家。

3.商业载体提档升级。帮助5家市场主体申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上级资金补助,共计414.47万元;积极推进商圈建设,提升商圈品质,碧乐汇、红星美凯龙洲际智选酒店相继开业,解放路老体育场、三星镇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第四期、府南板块未来智谷、北城板块星宸广场等项目正稳步施工建设中;海门街道日新新村社区等6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均通过南通验收。

4.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做硬设施配套,改造并运营海门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目前入驻企业10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人才支撑,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子商务理论及实操培训,今年累计覆盖超1200人次。完善物流体系,建立自动化流水分拣设备的快递共配中心,整合全区“四通一达”快递配送资源,开通11条共配线路,实现所有快递公司的来海快递统一进驻、统一分拣、集中派送、快递到村,主要品牌快递建制村直投率100%,日均配送量约15万件。丰富电商活动,积极对接淘天集团、wayfair、连连国际等国内外知名平台举办淘工厂溯源直播、家纺跨境电商选品会、招商沙龙等活动,其中“淘工厂”海门家纺溯源直播暨开学季活动,首场直播5家企业共计20余款商品上线销售,后续淘工厂平台官方主播持续直播海门家纺产品,销售量突破39.9万单、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助力乡村振兴,开展“约惠海门 乐享新年”促销活动暨“海门好礼云开播”年货节活动,展示海门特色产品,多家企业同步开启云直播,点燃春节消费市场热情;开展“江风海韵 海门礼物”海之门区域公共品牌推介会、2024东方雁伏羊节开幕式活动、江心沙农场“江心有田”精品大米直播助农活动等,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助力对口帮扶,线上线下搭建勉县农特产品扶贫销售专区,联合举办“海勉情深,团聚助农”直播带货勉县农特产品、电商直播带货比拼赛等活动,取得反响,组织开展“海勉一家亲,携手共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共计培训300余人次。

(四)对外合作交流增添新动能

2024年,我区实现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4.13亿美元,位列南通市第一。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12.73亿元,其中在岸执行额完成2.51亿美元,同比增长33.79%,离岸执行额完成10.22亿美元,同比增长38.52%,服贸直报系统完成12.23亿美元。

1.挖掘培育新增长点。发挥临江新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优势,和区镇通力合作,积极挖掘潜在服贸、外包和外经企业,持续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今年新增合荣嘉医药科技、在想文化等8家服务外包企业;新备案叠石桥国贸、振群电子等7个境外直接投资项目,新增亿纺产融科技、福鲤智能等7家服务贸易企业。另外,南通合蓉物联科技,珠美鑫科技等6家企业正在积极认定新服务外包企业中。

2.助力开拓海外市场。组织龙信、恒金复合、纳琳科、慧聚药业等企业参加中国服贸会,东盟博览会、泰国越南投资合作交流、跨国经营管理培训等各种层级的展会活动共30余次,多维度帮助企业熟悉境外投资相关政策和操作实务,拓展“走出去”路径,提升企业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增强企业走出去合规意识和积极性,助推企业更高质量“走出去”。我区重点企业海外项目已在以色列、越南、美国、印度、波黑,波兰、刚果金等全球30多个国家均有分布。

3.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做好境外投资备案和服务外包企业初审工作,“面对面”、“手把手”辅导企业服务外包和境外投资相关流程和政策,监测数据填报情况,及时跟进境外投资进度。帮助企业对接保险、银行和第三方数字服务平台“优投网”,为企业海外业务提供投资咨询、风险预判等信息,同时帮助16家企业搭建全球资源线上对接渠道,利用数字化平台全面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市各级资金,截至目前,向上争取外经和服贸领域资金共计225.69万元,助力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4.踏实精进业务学习。及时召开服贸、外经区镇会议,帮助区镇梳理业务概念,通报指标完成情况,指导今年业务重点,讲解扶持政策,全方面给区镇进行辅导,帮助区镇更好推进外经服贸相关工作。前往海安等兄弟县市区学习观摩,走访调研达欣集团、天楹集团等当地重点企业,学习先进经验。举行各兄弟县市区圆桌会议,交流业务心得,共同探讨业务拓展突破点。组织参加上级各类业务培训班,更新业务知识,了解最新境外法规政策、贸易政策等,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5.竭力护航出国劳务。拓展境外版图,帮助辖区两家企业成功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质,打破我区十余年来没有企业申请到新资质的局面,拓展我区企业境外布局发展的新目的地。完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需求,举办6期出国前适应性培训,共培训391人次,同比增长88.88%。维护工人权益,加强与驻外使领馆、国外用工企业的沟通协作,切实保障劳务人员权益,成功处理了一起跨国死亡的劳务纠纷,协调处理12345关于出国劳务欠薪纠纷36起,信访事件2起,涉及金额达200多万人民币。维护市场秩序,联合公安、市监、人社等部门开展对外劳务专项整治,打击对外劳务领域违规违法经营行为,通过媒体平台推送、宣传单发放、商超电子屏投放等线上线下加强出国劳务知识宣传教育引导。

(五)开放码头建设提升新能级

截至2024年底,我区共承接外轮靠泊204艘,完成吞吐量37.405万吨,实现进出口额185.59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81.36亿元(人民币),进口4.227亿元(人民币)。强化部门协同,建立互通协商工作机制,主动靠前,加强与海关、海事、边检等部门沟通联系,积极协调相关事宜,为现有开放码头企业提供快捷便利通关环境,加强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加速中天海港码头开放建设,确定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六)安全生产管理构建新格局

截至12月底,全区餐饮经营单位共计2749家,其中,使用瓶装气餐饮单位1003 家、使用管道气餐饮单位151家、使用醇基燃料(生物燃料)餐饮单位328家、使用电餐饮单位1295家、使用其他燃料餐饮单位37家。制定《海门区餐饮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运维实施方案(试行)》,抓牢餐饮燃气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及运维;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餐饮燃气用户安全专项整治的激励方案》,评选奖励优秀合规餐饮燃气用户,推动不合格灶管阀问题的整改,2024年共奖励优秀合规餐饮燃气用户629户。对全区加油站、大型商超、餐饮燃气等场所实施常态化安全生产隐患整治。2024年,检查餐饮单位760家次,发现隐患问题1045处,检查加油站191家次,发现隐患问题390处,检查大型商超86家次,发现隐患问题268处,均已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