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海门区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审计机关“强研究、提质效”行动部署要求,持续推进全市审计机关“四个一流”三年行动,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和项目计划,铆足干劲,务求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提供海门审计力量。
一、组织有章法,在“统”字上下功夫,管理水平往“优”里转
(一)精心组织召开区委审计委员会会议
我局切实将开好审计委员会会议作为发挥审计办职能作用的重要契机,实现会议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今年共组织召开两次区委审计委员会会议,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和上级审计委员会会议精神,审议并通过《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等3个事项,听取2024年上半年审计工作情况汇报等3个报告。区主要领导高度肯定了审计部门的工作,要求审计部门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做到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成效好,为推动资金安全使用、权力规范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扎实推进人大评议工作
今年我局被列为人大综合评议部门,为做好此项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了迎接区人大综合评议工作动员会,增强了全局上下投身评议活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体班子成员赴11个区镇开展征求意见建议行动,通过深入听取区镇、人大代表、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制定详细方案,落实整改计划,整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该项工作被《海门日报》录用推广并得到了区人大的充分肯定。12月局主要领导在区人大常委会上汇报了整改工作及个人履职情况的报告,以100%的满意率通过测评。
(三)培育善作善成干部
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实行审计项目成效推进月度公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差距短板为动力,召开专题会议梳理总结2023年度审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责任到人,全年完成科研论文24篇。以交流培训为契机,邀请法律顾问开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培训,联合上海财经大学开展“审计干部业务能力提升班”活动,进一步提升审计干部综合素质。以经验分享为宗旨,开展了12期“经验大分享 能力再提升”活动,努力打造三能审计人才。
二、工作干得实,在“责”字上做文章,服务保障往“好”里转
(一)充分发挥机关党建引领作用
深入推进党建共建联建,不断凝聚奋进力量,4月联合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与海晟集团共同举办“党建聚力促发展‘竞’字当头勇争先”主题党日活动暨趣味运动会,5月赴通源社区开展爱心捐赠活动,6月联合崇明、启东两家审计单位开展“守纪律 践初心 担使命”主题党日活动,该活动报道录用在区委组织部《东洲先锋》公众号。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第十七个“5·10”思廉日和“好家风 好人生”謇公家风课堂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听专题廉政党课、参观看守所、赠送家风“口袋书”等议程,促使审计干部坚守廉洁初心,树牢廉洁意识。一名审计干部在区“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微党课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并被聘为“东洲先锋”讲师团成员。
(二)唱响主责主业奏响“最强音”
1.持续强化政策跟踪审计
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统一部署,我局实施了全区公益性生态项目建设管理情况等三个专项审计调查。在驱动经济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中,上报了4篇工作动态,发现政策制定、资金发放、资源要素保障等四方面问题,涉及专报点、线索共12个。
2.高质高效推进财政“同级审”
坚持“同级审”工作“一盘棋”思想,强化项目统筹融合实施,将政策跟踪、预算执行、专项审计等有机结合。通过项目整体联动和科室内部协同,整合人力资源,打好审计工作组合拳,确保审计项目高质量开展。
3.围绕民生福祉开展审计
今年,我局对区2021年至2023年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了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规范性、资金收入支出的合规性等5个方面,助力农贸市场运营规范化管理,促进农贸市场换新颜,让居民“菜篮子”拎得更放心、拎出幸福感。
4.筑牢国企风险监督防线
我局加大对国有企业经营风险的审计力度,实施区2021年至2023年国有企业投资基金运营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重点关注国企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建设情况等7个方面,防范国有企业投资风险,推动企业完善运营和监管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撰写的区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专项检查报告获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5.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1月,我局组织召开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通报2023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情况和2024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推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和部门监督效能双提升。全年共安排经济责任审计项目7个,涉及领导干部9人(离任3人、任中6人)。出具审计报告后及时召开审计结果反馈会,通报审计查出的问题,提升审计影响力。并定期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报送区委组织部,把审计结果嵌入领导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
6.围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审计
我局首次制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方案,为开展环境审计奠定良好基础,共组织实施了4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在实施区2021年至2023年环境治理相关政策和资金审计中,统筹科室人员力量成立财务审计组、工程审计组和数据审计组3个工作专班,并采取集中办公的方式开展实施,强力推进审计项目,完成审计专报13篇,其中10份获领导批示,推动被审计单位出台制度2份。
三、重点抓到位,在“准”字上出实招,思想观念往“新”里转
(一)科学谋划审计项目计划
我局坚持开门问策,通过内部征集、发函和网络征集等多种形式,向区委办、政府办、人大办、政协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48个部门、区镇广泛征求2025年审计项目立项建议,集思广益,汇聚智慧,收到审计建议项目29个,为科学合理制定2025年度项目计划做好充分准备。
(二)多点发力助推大数据审计
充分汇集利用大数据资源,今年共采集转换了约295个财务账套、650GB业务数据等,确保了全局审计项目的顺利开展。不断健全完善数据分析模型,我局共新增数据模型59个、迭代23个,通过数据模型的建立,推动数据分析的程序化规范化。建立“季盘点”工作机制,每季度在办公会议上通报大数据审计工作完成情况、存在的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全力推动完成全年大数据审计目标任务。做好大数据审计团队建设,2名审计干部入选南通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攻关团队,1名审计干部入选南通市审计局大数据审计分析团队。
(三)做深做实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
为进一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落地落实,对问题整改进行条目式“销号”,2022年至2023年已到审计整改期限的整改率达到97.9%。今年7月召开的政府常务会上,区主要领导通报了审计发现的投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6个方面共性问题,压实审计整改责任;10月联合区人大、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召开全区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局主要领导讲解了审计发现的6个方面38个共性问题,通报了2019至2023年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并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就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提出三点意见,求真碰硬切实把整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推进审计综合利用系统,组织审计业务人员赴省厅学习系统操作,目前已开始批量录入2021至2023年局审计项目整改情况,至明年1月底完成该项工作,落实审计整改清单化管理。
四、成效很明显,在“深”字上见实绩,自身形象往“好”里转
(一)抓实内部审计工作
持续以“以审代训”方式开展业务培训,区镇、部门、国企16名内审骨干参与审计项目,进一步提升内审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组织开展全区内审项目档案互评会和国企培育内审重点项目座谈会,为提升内审项目质量奠定基础。10月,我局向区镇、区属国企及相关部门发送《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关内部审计事项的通知》,强化对内部审计年度项目计划、审计报告、审计问题整改情况三个方面的指导与监督,切实提高全区内部审计工作质效。
(二)推广工作经验助力审计宣传
《海门区审计局:以党建引领锻造“敢为先锋”机关》和《落实“三研三提”做好基层审计工作》分别被《中国审计》《江苏审计》杂志推广录用,并获区主要领导批示。专题研讨论文《金审三期在“同级审”中的应用》入选“金审三期典型应用案例”。《党建护航“三研三提” 全面高效履行监督职责》《区审计局:能力作风双提升 跑出审计质效“加速度”》《区审计局:激活动力源 大力培养“五强”中层干部》在区委组织部《东洲先锋》公众号上推广。我局审计办工作和培育重点审计项目经验介绍在市局相关会议上进行交流发言。
(三)多措并举助力营商环境提升
我局推动实施框架协议方式采购审计服务机构新模式,助推我区首个框架协议采购项目落地。联合区财政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召开2024-2025年度南通市海门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服务框架协议采购项目宣贯会议,对全区区镇、区本级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和30家审计服务机构进行政策宣传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建设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概(预)算、竣工决(结)算审核工作效率,推进项目建设工程款支付进度。
2025年,我局将持续全面高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在高质量发展全局中谋划审计,在明责尽责中推动审计,创新突破、聚力攻坚,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贡献审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