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筑牢民生防线
为进一步排查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保障老年人饮食安全,海门区自2024年12月起开展为期四个月的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高位统筹、精准施策、多维共治”三同步战略,实现风险隐患清仓见底、安全管理提质增效,为老年群体筑起坚实的食安防线。
高位统筹,构建责任体系,夯实整治基础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联动机制。成立由区食安办牵头,市场监管局、民政局联合组成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科学制定《海门区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细化具体要求,确保行动分阶段系统化推进。
压实三方责任,筑牢食安防线。构建“机构主体+行业监管+属地管理”责任体系,督促全区59家养老机构及12个助餐点落实“院长责任制”,推行“日排查、周管控、月调度”机制,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包保干部+监管人员”双督导机制,将食品安全纳入养老机构考核评价指标,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动态覆盖率提升至100%。
精准发力,深化风险治理,消除安全隐患
全覆盖监督检查,织密排查网络。市场监管局对养老机构及助餐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五查五严”标准(查溯源严管供应链、查操作严控交叉污染、查留样严守48小时规范、查消毒严执餐洗流程、查健康严把关证制度),出动执法人员159人次,累计检查养老机构和助餐点71家次,发现问题194个,责令整改30家,立案1起。
全链条风险管控,打造安全矩阵。
源头严管:建立供应商“红黑名单”动态管理机制,开展供应商资质审查。
过程严控:针对“生熟交叉污染”“留样不规范”等问题,现场指导整改194处,指导“五常法”现场管理,开展"理论+实操"双轨培训24场次,覆盖从业人员126人次。
末端严治:复用餐饮具抽检33批次,其中不合格2批次,已开展核查处置程序。
智慧化动态监管,提升防控能级。依托“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实现远程巡查常态化,累计发现并整改后厨违规行为72起。
多维宣传,推动社会共治,提升安全意识
精准科普惠民生,打造培训体系。围绕“理论+实操+考核”一体化培训模式,组织开展24场养老服务领域食品安全专题培训,覆盖从业人员126人次。培训内容紧扣《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等法规,结合养老机构实际需求,重点讲解食品原料验收、储存规范、加工操作风险点及应急处置流程,并设置现场实操演练和闭卷考试环节,考核通过率达98%。通过系统化培训,有效降低操作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隐患。
闭环管理筑屏障,完善长效机制。建立“检查-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对高风险机构开展“回头看”复查,专项行动期间,区市监局联合民政局开展联合督查1次,督查养老机构食堂、助餐点共7家,发现问题20个,下发督查通报1期,并通过“线上调度+现场核验”确保问题100%整改到位。同时,将整改成效纳入机构年度评优考核,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从“短期攻坚”向“常态长效”转变。
海门区将通过“责任+监管+共治”三位一体模式,深化长效机制建设,强化食品安全专题培训,鼓励公众参与共治,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完善长效机制,为老年人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让“银龄餐桌”更安全、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