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将争当“开路先锋”的措施细化实化具体化
陈勇赴临江新区、海门开发区调研时提出要求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19-08-23 字体:[ ]

blob.png

8月21日、22日,市委书记陈勇前往临江新区、海门开发区调研,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明确发展定位,明晰发展路径,抢抓机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将海门争当南通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措施细化实化具体化,高质量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在临江新区,陈勇深入到稻香村,详细了解村营收入、党建工作、对村巡察问题整改等情况,要求村干部到群众身边去服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随后,陈勇来到当升科技,询问三期项目建设情况,鼓励企业加快推进项目,向应税销售50亿元、100亿元企业迈进。陈勇前往国际中小企业科技园和生物医药科创园,察看了嘉兆电子、普适医药、冬泽特医食品、圣澄生物等企业(见图),表示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勉励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迅速把企业做强做大。

在海门开发区,陈勇走进謇公湖科创中心,要求开发区和南通三建将其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平台。陈勇来到謇公湖生态公园,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要求开发区把生态放在首位,把謇公湖生态公园打造成创新南城靓丽名片。在三圩村,陈勇听取了开发区和三圩村对村巡察问题整改情况的汇报,强调开发区党工委要把责任扛起来,切实做好对村巡察问题的整改,为全市作出示范。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要有责任感、有情怀、有激情,为村里百姓服务,千方百计壮大村经济实力。陈勇深入到皓晶玻璃高端智能制造项目建设现场,鼓励企业引进智能化设备,进一步开拓市场。陈勇还察看了现代建筑产业园,要求加快项目推进进程。

陈勇在临江新区和开发区分别召开座谈会,听取两个园区今年以来发展情况以及下阶段工作打算的汇报,并对两个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陈勇指出,临江新区要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经过8年发展,临江新区已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管理机制,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一轮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临江新区处在最前沿,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推进,临江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振精气神,总结经验,着眼新机遇,把临江新区打造成生态环境最好、产业特色最明显的地区。

陈勇强调,临江新区要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把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始终,争当全市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要把生态放在创新发展的首位,加快完善平台载体功能,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创新园区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要统筹兼顾,抓好当前,按序时推进全年目标任务;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咬住目标不动摇;污染防治攻坚要做实;要落实就地稳控责任,从源头排查化解各类矛盾;要把党建工作抓紧抓好,党委切实担当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要把上一轮对村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把村一级支部建成战斗堡垒。

陈勇对开发区今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良好的发展态势给予肯定,他强调,开发区是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发区党工委要按照南通、海门市委的要求,在全省、全国开发区中争先进位,各项工作都要走在全市前列,奋力争当海门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

陈勇要求,经济运行要稳,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提高经济工作的组织化程度,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项目体量要大,着力攻克重特大项目,尤其要在50亿元、100亿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综合治理要细,以绣花功夫做好污染防治攻坚、社会治理等工作。机制创新要活,用好用足《关于推进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平台载体功能完善要快,提升配套水平。作风建设要狠,要把能上能下、奖勤罚懒机制真正落实到位。党建工作要实,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使开发区农村与国家级开发区相匹配。

市领导杨万平、姚胜、徐骏参加调研。

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海门生态环境局分别就相关工作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