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谋划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4-12-16 13:35 累计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聚焦全国和省市气象工作会议、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海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气象力量。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1.以“小举措”领悟“大方向”,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

一是不断夯实理论思想基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气象工作实际深刻领会改革精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7次党组会议专题学习、研究部署,开展“四融四说四促”警示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促进党建与气象业务融合。深化“风雨联心”党建品牌和“一二三六万”气象服务品牌建设,打造党建宣传新阵地。积极履行机关党组织第四片区片长单位职责,牵头组织开展片区座谈会和第四片区主题党日活动。三是持续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内修订5项内控制度,落实“节日必查、动态督查、经常抽查”的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机关能力作风建设提升深化年”。四是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加强对各媒体账号、网络群组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对舆情、风险点分析研判。讲述海门气象发展故事,共撰写新闻宣传稿156篇,其中省级平台录用9篇,市级平台录用4篇,区级平台录用7篇。

2.以“小思路”谋划“大战略”,争创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贯彻发展要求。积极推进区政府印发的《南通市海门区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根据江苏省气象高质量评估结果,2023年海门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得分83.15分,较2022年提高2.86分,位列南通市各区县第一。今年汛期,区委书记、区长沈旭东和原区委书记郭晓敏分别带队到我局考察指导气象高质量发展和防汛工作,对气象预报预警、气象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期望。高影响天气发生时,我局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汇报重要天气,强化部门协助,加强会商研判,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发令枪”和“消息树”的作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是深化部门合作,共推融合发展。与邮政公司签订共建联建协议,实现促进“气象+邮政”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资源融合。走访调研海事、交通、农业农村、应急、水利、电力、保险、沿江沿海企业等14家重点部门重点行业,努力构建“气象+”“气象×”发展新格局,主动赋能各部门各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方位、多层次融入海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3.以“小抓手”落实“大要求”,推动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水平新提升

一是优化气象监测精密度。在四甲镇、三星镇新增2个区域站点,完成余东镇、海永镇、包场镇的3个区域站搬迁,平均站距达到6公里以内;建设完成国债项目激光测雾雷达,显著增强沿江地带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二是提升气象预报精准度。探索高级别预警闪信叫应服务,用好“31631”递进式气象预警服务,发布天气预报730期,预警信号120次,气象服务短信81余万条,接受各类媒体采访65次,为市民与企业开具气象证明100余份,撰写气象决策服务材料300余份,通过短信、广播、微信、电视等渠道实现气象预警覆盖率达100%三是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印发《南通市海门区气象局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办法》,今年以来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北极阁基金面上项目在研课题1项。

4.以“小成效”汇聚“大力量”,展现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建设新作为

一是做好专业气象保障服务。主动对接大项目大企业,为海太长江隧道建设项目、中天绿色精品钢、招商局重工等企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为海门马拉松赛事、春运、中高考等活动做好气象保障,累计发布专项气象服务材料150余期。二是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成功开展主题科普活动17次,宣讲受众3000余人次,提升了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三是强化安全监管。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对全区101家防雷安全重点监管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排查隐患10处,隐患整改完成率100%。开展升放气球活动巡查34次。联合启东市气象局对两地6家防雷中介机构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联合住建、文广旅开展文旅行业凉亭等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督导服务。四是推进人影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人影培训、演练和安全检查,完成车载6通道火箭架人影作业装备更新换代工作,提升人影作业“硬实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党的建设能力有待提升

党建业务融合不够充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需进一步彰显。

2.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技术有待提升,极端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准确率、提前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的专业气象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气象科普注重专业性、理论性而通俗性、趣味性不够,覆盖面、针对性都有待加强。

3.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防雷安全和升放气球活动安全监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化人影作业建设能力有待提升。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1.夯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基础

一是筑牢思想根基。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思想新高度、展现新作为。二是推进党建文化建设。深化党建阵地建设,拓展“风雨联心”党建服务品牌效应,建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学习教育创新方法路径和形式载体,引导党员干部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注重日常监督提醒,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

2.切实履行气象服务保障职能

一是进一步提高站网密度。瞄定区域站平均站距达到5公里以内的新目标,继续推进观测站加密建设项目。二是进一步夯实业务服务基础。强化业务人员培训和竞赛能力,夯实理论基础,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加强智慧气象保障服务等业务平台的应用,提高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水平。三是深入开展气象服务调研。以气象服务需求为导向,多方位、多领域开展高质量发展气象需求调研,深化合作,进一步融入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促进科研与业务融合。加强实用型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潜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五是强化气象科普能力建设。推动气象科普理念、内容创作、表达方式、传播方式、业务平台的全面创新,完善“一过程一策”的重大灾害性天气科普联动机制,针对重大灾害性气象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正面引导舆论,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3.精准提升气象社会治理水平

一是分色分级差异化监管,提升防雷监管质效。将重点单位按雷灾风险区划等级、安全状况和管理绩效等因素进行分色分级,实行精细化、差异化管理。二是强化人影作业基础保障,提高人影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临时性、半固定作业点的可行性,增加标准化作业点;落实“播雨”减灾行动计划,开展生态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我局将学深悟透笃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上级气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有力的担当,深入践行“9119”工作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把实物工作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凝心聚力推动气象改革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继续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海门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气象支撑。


                  2024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