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临江新区重点工作总结
来源: 临江新区 发布时间:2021-10-13 13:58 累计次数: 字体:[ ]

下阶段,临江新区将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继续以“四区融合”发展为抓手,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化“东布洲科学城”品牌概念,加快构建科技园、临江新镇、市民农庄“一城三镇”新发展格局,以科技赋能、实业振兴、开发开放、城乡提质、生态建设、民生关切“六个聚焦”贯穿高质量发展主线,做强生物医药科创园的平台功能,加速点燃产业爆发力,奋力打造“南有张江、北有临江”的国际知名生物医药小镇。

重点要做到“三个坚持”: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园区发展新活力。规划引领沿江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厘清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环节的细分领域、项目清单、平台载体,高起点编制沿江工业片区转型升级规划。联合区国有集团,聚力“形态、业态、生态”三态合一,在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招引符合产业主导方向和质量评估标准的项目入驻,加快“腾笼换鸟”步伐,迅速启动沿江工业片区“二次开发”,弥补因化工企业关停对经济运行带来的缺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培优扶强点燃主导产业爆发力。抢抓战略机遇,紧盯重大项目、科创项目、产业链项目、外资项目、总部经济等重点,下半年,力争引进20个医药健康创新型项目、3-5个电子信息类项目、5个文化创意类项目。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重点推进海门健康谷、当升科技四期、中兴5G+产业创新生态链、百奥赛图CMC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创新中心建成运营,健顺生物培养基、沈化测评等在建项目竣工达产。研究完善总部经济奖励办法,开展“企业留根”行动,鼓励争妍新材料、新港医药等总部企业继续留临江发展。加大法人企业培育力度,全年力争新增“四上”企业30家。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当升科技工业应税销售全年突破40亿元、威奇达药业突破10亿元。科技赋能提升科创资源集聚能力。坚持“产业+资本+平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长三角药物高等研究院、玲珑湾创客中心等载体优势,引培一批生物医药专业人才,推动优质人才项目落地转化,下半年,引进符合省级“双创”标准的高层次人才6名,培育15个科创项目。加快推进澳斯康科创板上市进程,嘉兆电子、冬泽特医、汉瑞通信等新兴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储备库。培育百极弘烨、开影医疗争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百奥赛图等企业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持续推进与中美绿色基金、源阜生物医药产业基金、蓝海医药健康产业基金合作,放大资本平台效应,下半年通过基金引进项目不少于5个。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满足群众生活新期待。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推进公益性岗位开发,开展临江新区专场招聘会。全力保障好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完善低保动态管理,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机制,实施精准救助。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继续发挥慈善救助应急性作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临江大道与洞庭湖路信号灯工程以及管委会出入口交通安全设施优化提升工程。完成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普江路和灵西路“白改黑”工程以及锦云新村三期1-6号楼层单体工程,消防站新建车库工程完成交付,继续推进城镇老旧危房解危工作,全面排查检测、疏通管养镇区、小区、市场等重点区域的雨污水管网以及工业园ABC区雨水管道。优化生态人居环境。加快推进3条黑臭水体的治理,打造 11条样本河道,完成8条四级河道、46条泯沟河段水利疏浚工程以及廿匡河生态河道打造工程。持续推进东布洲长滩公园提档升级工程,打造沿江生态绿色长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成为民村百姓舞台和文化礼堂,计划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30场次。完善小镇文化配套,推进卞之琳艺术馆开幕活动,筹办东布洲公共艺术大赛,开展小镇宣讲团系列活动,推进小提琴工坊和交响乐团的组建,厚植新区文化内涵。

我们坚持底线思维,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彰显社会治理新成效。疫情防控底线要守牢。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继续绷紧疫情防控之弦,压紧压实防控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巩固防疫成果。继续强化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海返海人员的排查和管控,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各环节管控,健全应急医疗物资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安全生产红线要把牢。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树牢“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理念,持续推进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开展违法违规“小化工”专项整治“回头看”,强化安全宣传培训。加强对关停化工企业关闭退出期间的监管,高标准科学编制装置拆除方案,严谨推进拆除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巡查制度,确保过渡阶段和处置过程安全。社会治理防线要筑牢。加强社会舆情管控,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深化重点信访矛盾化解攻坚,全面排查社会矛盾隐患。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以及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大力推进“雪亮工程”“智慧小区”以及“智慧乡村”项目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全科网格服务管理,建强网格员队伍,深化镇域指挥中心平台建设,增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质效。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推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的新模式,完善跨部门跨领域执法协作机制。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锐意进取的奋斗姿态,苦干、实干、加油干,努力建设人民更加满意的有为政府、服务型政府。以“忠”为先,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对党绝对忠诚,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以“勤”为本,厚植为民情怀。坚持勤政为民,始终把民生事业作为最大政绩。关注民情、致力民生,以实际行动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从战场中找战果,从战果中找战将”,营造愿干事、想干事、勤干事、干成事的争先赶超氛围。以“廉”为基,筑牢纪律长堤。坚持人民政府为人民,切实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为地方谋发展。始终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最前面,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持续纠治“四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拓展提升基层减负工作,将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解难题、促发展上。着力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政府效能建设,加强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