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曹志高,南通市海门区包场镇建设局副高级科员,包场镇农村公路专管员,海门区首届大中修公路监督员。作为包场镇乡村公路的守护者,他肩负着包场全镇303公里农村公路和114座农村公路桥梁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养护的重要使命。栉风沐雨三十余载,他用自己的付出诠释农村公路专管员的责任与担当,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辛勤付出守护着乡村公路的安全与畅通,为乡村群众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用汗水浇灌泥土
打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农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作为基层农路工作人员,深知“要致富,先修路;要幸福,修好路”的简单朴素道理,曹志高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务实的他经常行走在田间地头,查看农路建设情况,对满足村民生活生产需要的泥泞小路进行硬化,确保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这路的路况也太差了,余海线是浩中村进出的主干道,这种环境怎么能让人安心的出行呢。”2022年,在曹志高的坚持下,包场镇对余海线、永太路、海砖路等9.1公里的农村公路进行“一镇一环线”标准化整治,整治后的路域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百姓出行安全也有了保障。
“之前包场镇农路建设缓慢,在各个乡镇中,农路建设完成率和覆盖率比较低,这几年我们积极与镇政府和上级交通部门对接,解决土地、规划和资金等问题,对辖区内的农村道路进行硬化。如今,我们基本实现了农村道路全覆盖。”曹志高说。纵横延伸的农村公路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承载着包场人民的乡村振兴梦。如今,悠闲漫步,踩踏在硬实、平坦、干净的乡间小道上,悠然间想起:二十多年前,那条坑坑洼洼的小土路,还有那个穿梭在泥泞道路中奔走的青年。
图1 包场镇“一镇一循环”路线
用智慧点亮道路
实现农村道路的精细化管理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2020年,海门在南通六县市率先推行区、镇、村三级“路长制”,安排专职人员开展工作;2021年持续开展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提出乡村公路的日常保洁、绿化养护等项目可由区镇自行组建队伍承担。曹志高作为包场镇农村公路工作的牵头人,自觉围绕上级部门关于路长制的决策部署,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管养模式。包场镇依托浩中村建筑资源丰富这一独特优势,探索出新的养护承包模式——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成立了南通浩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专职为海门港新区农路管养服务,为当地百姓构筑了一条新的增收之路。
图2 曹志高现场指导浩鑫保洁服务公司工作人员
“曹主任,东临线海洪河桥北200米处,有围挡板倒伏,请加固一下。”“已通知保洁公司。”在海门区路长制工作群里,曹志高看到消息后立即联系保洁公司前去处理,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农村公路专管员不仅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工作中,曹志高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全镇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进展。2023年,他还被335省道养护大中修项目正式聘任为公路监督员,协调公路建设中的群众矛盾,监督工程建设的进度。他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通过号召村民参与路长制工作,形成了“乡镇统一领导、责任分工明确、村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了农村道路精细化管理。
图3 S335养护大中修项目公路监督员聘任仪式
用使命扛起责任
保障了一方群众的出行安全
“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应该是对曹志高34年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生涯最好的总结。在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经常对全镇道路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路隐患,确保农路的安全畅通。在生活中,他与人为善,无论和谁都能聊上几句,还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活动。
图4 曹志高进行道路巡查
“曹主任你又来巡路了,你放心今年我们大家都没在路边上种东西。”家住刘余线旁的李阿姨热情地打着招呼。刘余线是包场镇和余东镇的重要通道,路边住户众多,因此该路段的路肩种植问题一直是全区道路管养的难点。2023年10月,海门区路长办按照“全域整治、统筹推进、高标提升”目标,对刘余线路肩种植严重路段采取集中整治行动。曹志高作为包场镇的农路专管员,他和城河村的村总支书记挨家挨户上门和刘余线周边的住户说明路肩种植的危害,劝说他们不要在路边进行种植。在他们的动员下,刘余线路肩种植现象大大减少。
图5 现场查看刘余线路肩种植情况
图6 刘余线路肩整治后
除了日常的养护和管理工作,他还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走进村庄、学校、企业等场所,向广大群众普及交通安全知识,讲解交通法规和安全行车常识,提高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干部、党员代表和志愿者们也开始自发地宣传道路出行和农路保护安全知识,告诫老人和小孩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规则,保护农村道路不被破坏。凭借着曹志高这份坚守与执着,农路保护和道路交通安全渐渐地变成了村民们心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和守护者。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三十四载的风和雪,三十四年的初心和使命,曹志高在包场这片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脚印。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农路工作人员,在即将退休之际,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的真谛。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酷暑严寒,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农村道路的畅通无阻和农村群众的安全出行默默奉献。他的身影,成为了这条道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