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及企业成本规制办法说明稿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交通运输局 发布时间:2021-07-14 16:12 累计次数: 字体:[ ]

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80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 2015]77号)等文件精神,为贯彻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促进公交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完善公交企业成本规制财政补贴制度,促进公交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交出行的需求, 参考《南通市区政府购买公交服务及企业成本规制办法》,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各级政府部门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为战略导向,加快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品质,积极创建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进城市治堵工作,促进公交更好地服务于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成本规制财政补贴为基础,厘清政府与企业的责任界限,明确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内容、范围及标准,激励企业以降低成本为核心,加强经营管理,增收节支,积极寻求兼顾公益性和企业效益的改善措施,促进公交企业从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效率和质量为主导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建立公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

(一)政府引导,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公交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交邮合作”促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等相关制度文件,为城乡公交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14年起,海门公交事业全面实行财政兜底。二是统筹编制规划。先后编制了《海门区城乡公交发展规划》、《海门区城乡客运规划及三年(2018-2020)建设实施方案》、《海门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2020-2030)》等专项规划,结合新需求、新变化,全域统筹城乡客运发展。

(二)资源整合,规范经营主体

2011年,海门整合了原区内5家公交客运企业,成立海门飞鹤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统一运营各级公交,彻底消除了多头管理的分散局面,推进了客运经营主体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海门区飞鹤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为全市唯一一家集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村公交为一体的公交客运企业,实现统一经营和管理。

(三)加大投入,推进基础建设

区政府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推进乡镇客运站、公交候车亭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新增正余客运站、证大客运站、临江新区客运站、海永客运站等4个农村客运站投入使用,常乐客运站已经完工。新建83座公交候车亭、10个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实现了城区500米、农村500-800米设有一处候车亭(牌)和“一乡镇一客运站”,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候车时间逐步缩短。

(四)合理布局,优化公交线网

近年来,海门区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较快,按照“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巩固提升城镇公交、因地制宜开通镇村公交”的城乡公交发展思路,全面加强不同网络的转换衔接,2015年基本完成了全域公交化改造。2020年海门撤市设区,为加强与南通主城区联系,先后开行858路、868路、888路、889路、613路、615路等6条海门至南通的全域公交线路,实现了海门主要片区或乡镇到南通重要节点公交通达。同时,根据居民出行需求和道路条件改造等,优化调整了13条线路,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全区现有公交线路58条(含全域公交),投放公交车337辆,公交线路总里程达到1492公里,服务供给持续加强。目前新购置的110辆银隆新能源公交车已完成上牌,即将投入相关旅游及公交班线营运。

(五)加强管理,提升服务品质

行业监管部门加强对公交企业的监督检查,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公交企业,并督促整改到位。初步成稿的《海门区公交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将对全区城乡公交服务在营运车型、运输规则、导乘标识、服务规范、运价规则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规范化要求,推动公交运营服务程序化、规范化。公交企业内部也不断完善各项考核制度,从劳动纪律、业务技能、营运纪律、安全机务、车容车貌、文明服务等多方面强化考核,要求公交班车正班率98.5%以上、班次正点率98%以上,旅客投诉率低于0.01%,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出行需求。

(六)科技助力,实现智慧公交

2016年,海门区制定了“智慧公交”总体规划并逐步推进。2017年2月起全面推行江苏交通一卡通,已累计发行12万多张公交卡,2020年底可在全国303个地级以上城市刷卡乘坐公交和地铁。2018年起在南通市范围内率先开展“扫码支付”乘坐公交业务,目前城市公交全线实现支付宝、银联支付、云闪付、“畅行南通”电子公交卡等移动支付模式。所有公交班线、班次信息接入畅行南通APP平台,市民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即时查看公交运营实时信息,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全区共计60块公交电子站牌为候车乘客提供实时准确的车辆到站预报。区综合交通智慧监管与服务平台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目前正紧锣密鼓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有助于及时了解全区客货运行业相关信息资源。

(七)惠民便民,降低出行成本

2015年起,海门大力推进公交低票价的惠民便民措施,城市公交实行一票制2元、城乡公交多票制2-4元、镇村公交一票制1元,极大降低了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成本,公交出行分担率明显上升。在全部线路实现普通卡刷卡乘车享受8折优惠的基础上,积极实行老年人、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优惠政策,包括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60-65周岁老年人5折优惠、残疾人和定期在民政部门领取抚恤补助的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在原低票价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各类市民的出行成本。2020年底长江渡线全面禁止7座以上客车通行,原209路海门至海永公交班线停止营运,为满足长江两岸市民出行需求,公交公司对公交班线进行了优化调整,在两岸渡口实行公交对接,同时为了不增加市民公交出行的成本,海门飞鹤公交公司积极沟通,专门开发了交通一卡通过渡卡程序,定制了一卡通过渡卡,海永镇居民通过刷卡过渡换乘公交享受原有公交优惠待遇。

(八)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稳定

一是新购的110辆新能源公交车全部配备主动安全防御系统、一键报警系统等科技安全设施;二是原有公交车辆全部安装驾驶室防护隔离设施,确保公交运营过程中公交驾驶员安全;三是所有公交车辆配备自动灭火装置、设施,提高消防预控能力,进一步保障公交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