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交通运输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走在前,做示范”的指示要求,瞄准加快构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这一目标,紧贴“持续推动完善综合立体交通格局,持续优化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两条主线,大力实施“五个交通”建设,序时推进16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抓手,“枢纽交通”建设实现突破。
1.“轨道上的新海门”加速构建。北沿江高铁海门段主线拆迁、站房维护结构完工,正在进行主线架梁、隧道口开挖、桩基、地连墙等施工,开累产值31.75亿元,占项目总产值45%,海门北站站房方案完成初步设计上报工作;洋吕铁路具备全线开通条件,顺利完成试运行。
2.“内畅外联”高等级路网加快布局。南通绕城高速正在进行路面摊铺,预计12月底建成通车;海太长江隧道主线基坑开挖完工,盾构始发井结构封底,盾构专用变电站启动建设;北沿江高铁4个下穿通道工可报告通过专家审查,正在开展报批前置要件办理;长江路北延工程已完成总投资的74%,现场U型槽主体基本完工,高速北侧全面开展路基施工,预计年底建成通车;正余大桥施工图通过省级审查,招标预公告已发布。
3.江海河集疏运体系加紧完善。通州湾相当A级航区内河船舶首航成功;加快推进常熟锚地调整,服务通海三期项目引进;海螺新材料码头通过交工验收;招商局重工4号码头通过交工验收、安全验收;通吕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80%拆迁任务,东灶新河段开工建设,新江海河船闸段启动三线迁改。
(二)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服务型交通”建设持续发力。
1.全力推动招商引资。依托在海在建重大交通项目,密切联系在海交通工程参建单位、行业管理合作单位,进一步磋商优化与中铁二十一局合作协议相关条款;新增跟进了中铁一局三公司搬迁来海、中铁隧道集团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搬迁来海、中建八局来海投资、苏通大桥公司养护基地搬迁来海等项目。
2.全力服务经济运行。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完成营收49700万元,营收增幅17%,完成南通及海门下达目标;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完成营收7278.5万元,营收增幅22%,完成南通及海门下达目标;公路运输周转量和水路运输周转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档位。
3.全力提高运输服务能力。加强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和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专项培训,督促5家危货运输企业切实开展密集场所现场预案管理和应急演练;对全区9家水路运输企业开展2024年度资质核查,开展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验收工作,及2024年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承诺公示工作;实施公交客运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对全区7条班次、2条线路走向进行优化升级;圆满完成节假日、春季征兵、中高考等重点时段,及“龙腾江海 欢乐春节”新春文旅嘉年华、2024年中乙联赛等重大文旅活动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顺利通过交通部验收,正式获评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4.全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系统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全面推进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省内通办”“通城通办”事项高效办理,上半年共办理行政许可327件,行政备案27件,实施行政处罚125起,罚款23.62万元,无行政复议被变更或撤销案件,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认真履行执法监督职能,完成9件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法制审核,15件重大执法案件的集体讨论;共对16家企业(个人)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共计免罚金额38000元;完成全区224家交通运输经营者年度信用等级评定,其中AAA级30家,AA级99家,A级78家,B级17家,评定结果向全社会公开;制定“双随机”预抽查任务8项。
(三)以全面提升行业治理科技化水平为依托,“智慧交通”建设成效显著。
1.加快数字化平台集成应用。进一步提升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数据共享、预警研判、应急指挥、展示汇报等功能,在应对恶劣气候和重点管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共计派发管理工单476件,已处置完成438件,完成率92.02%。今年以来先后接待南京、扬州、淮安等地来海交流学习,“智慧交通”建设成效广受好评。
2.加强基层治理科技赋能。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科技化应用,落实“线上+线下”交通运输联动执法35次,全区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不断向好。一是运用非营整治模块,线上分析、科学研判,利用5G布控球等新型执法装备,实现线下对非法营运的精准查处,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章49起;二是加强数字执法模块运用,全面排查处置非法营运高速通行高频嫌疑车辆,上半年共计排查了5辆次异常车辆,加入白名单5辆,对核实或线下查获的非法营运车辆加入高速禁止通行黑名单25辆。三是加强路面超限源头治理,全面推行电子运单智能化,依据源头企业上传数据,直接取证实施超限溯源处罚,全区42家源头企业、3家渡运企业受监。进一步完善交通、公安、应急、住建等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上半年以来共计检查源头企业15家,移送处罚7家,罚款11万元。四是深入推进“路面+源头+科技”治超模式,今年以来,出动交通执法人员2880人次,固定检测货运车辆48452辆,流动检查车辆1174辆,查处超限车辆373辆,卸驳载1763.797吨,非现场超限超载执法案件完结27件,罚款44500元。
(四)以深入探索安全监管新模式为重点,“平安交通”建设走深走实
1.严格管控行业风险。制定出台《南通市海门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实施方案和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在全区“八大行动”的基础上,聚力实施交通运输行业“九大行动”27项工作重点,不断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今年以来,全区交通运输领域共发现问题隐患153个,已全部整改完毕。
2.持续提升道路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公路医生进乡村”安全专项行动,按照“一路一策、一点一策”方案,落实市级挂牌3段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整治;逐步推进100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座农村公路桥梁改造工程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以南通“十路示范、十路整治”工程为抓手,持续推进G228精品示范路创建和海临线隐患治理,G228精品路创建项目目前完成90%工程量;国省干线路面大中修完成招标,交通组织方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开工;通过CBMS桥梁管理系统,对国省干线桥梁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探索桥下空间委托属地村(居)管理模式,通过与属地村(居)开展联合治理,做到桥下空间长效化管理。
3.强化“两客一危一货”安全监管。全面落实“两客一危”道路运输企业的“两类人员”安全考核管理,确保在岗合格率100%。推进“两客一危”道路运输赋码管理,全面推行“安全码”分级分类监管,实现安全隐患“一码可视”、安全管理“一码可通”、问题处置“一码可溯”。开展天网集中日、高地联合执法等专项整治行动,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查处。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非法营运22起,大客车8起,共处罚金额7.86万元。
(五)以以学促干担当作为为目标,“人民满意交通”建设收获赞誉。
1.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 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5次,专题研讨3次。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冬训等载体开展党员集中学习10次、专家辅导1次、理论研讨1次、阵地研学2次。
2.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辅导、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研细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握目标要求,抓住学习重点,做到融会贯通。坚持警示教育明纪,组织开展“交通青年说清廉”“交通领域典型案例警示剖析”、参观看守所、观看廉政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纪律和规矩意识。
3.深入开展“一支一品”建设。对已发布的“1+9”党建品牌持续打磨升级,以“小切口”打造党建品牌,突出创建实效。持续深化“红枢纽”党建,立足“共建联建”资源优势,强化在党员教育管理、志愿服务活动、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党建联创共建活动。持续深化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会同区总工会开展“交通暖‘新’ 一路同行”网约车司机春节慰问等活动,持续提升两类群体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