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上级重点项目、省市考核项目和服务民生项目等方面,下半年将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速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轨道交通方面:北沿江高铁完成红线内和北站开挖线内搬迁,基本完成环评线内搬迁,取得土地划拨手续;有序启动4个下穿节点(瑞江路北延、222省道、228国道、港西路南延)工程建设;继续配合落地海门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疏港铁路实体化运营;洋吕铁路全线运营。
2.高等级路网方面:南通绕城高速建成通车;海太长江隧道(公路部分)完成主线和两侧施工便道的搬迁,启动三线迁改,隧道部分满足盾构施工条件,启动北接线工程进场施工准备工作;推动通常高速通州至海门段工可获批;长江路北延工程力争年底通车。
3.江海河联运方面:服务通海三期码头前期工作,推进浒通河长晟码头工程、海螺新材料码头工程、招商邮轮制造基地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通吕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全线房屋搬迁和码头搬迁扫尾工作,新余大桥力争年底通车,天西大桥、通光大桥、东方红大桥序时推进;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航道整治工程完成房屋搬迁和三线迁改,序时推进东灶新河段建设,力争新江海河船闸段年内开工。
(二)大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
1.积极探索构建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一是以港口物流为核心,优化江海河联运。推动南通通海港口有限公司通过与上港集团股权融合、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增进两港合作基础,提升港口服务外贸运输能力;推动航线优化,鼓励海门港作业区完善东南沿海、长江沿线等方向航线,提升港口服务临港产业大宗物资运输需求能力。二是以铁路物流为核心,发展公铁水联运。定期对市场适铁货运需求开展摸排,逐步培育海门企业铁路货运偏好。推动疏港铁路尽快投入运营,依托通海港站货场,推动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发展公铁联运。依托进港铁路专用线,服务海门港作业区临港产业和长江沿线集装箱进出海,发展铁水联运。推动东灶港站根据临港产业需求,开通与“三西地区”、华北间的煤炭、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线路。
2.加快培育规上交通运输企业。确保南通德川道路运输有限公司、江苏泽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南通天木船务有限公司进规纳统,为经济运行争作贡献。确保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两个服务业指标完成市、区下达目标,确保公路、水路周转量指标持续位列南通第一档。
3.全力维护客货运输市场秩序。常态化做好道路货运、水运、维修、驾培等各行业行政许可(备案)和行业日常检查;紧盯“两客一危一货”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排查整治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消防安全隐患;完成国Ⅳ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工作,确保完成南通下达目标任务。全面加强路面流动联合执法工作,充分利用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货车卫星定位等手段,实现道路超限治理流动执法全覆盖;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治超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将农村公路治超纳入路长制职责、网络化管理,推进农村公路治超管控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能力。
(三)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班子成员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加强对联系点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督促指导。进行党支部全覆盖、全过程指导,经常性开展实地走访、随机调研、跟踪问效。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与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结合,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将建立台账,逐一进行销号管理,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见真功、见实效。
2.持续深化党建品牌建设。持续全面推进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强化党建阵地建设,抓好货车司机之家、网约车司机之家等党群阵地的管理,不断提升阵地服务水平;依托区交通重点工程党建联合体,鼓励、支持联合体成员单位牵头开展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积极打造“红枢纽”交通项目党建特色品牌,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提升项目党建水平。
3.不断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纪律教育、家风教育、法制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示范引领和教育浸润作用,着力打造“驿路清廉风”交通廉洁文化品牌,依托“路、站、车、船、亭”等交通载体,将廉洁文化与交通载体相互融合,实现寓廉于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崇德尚廉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