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污染物治理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其主要包括国际公约管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的“新”在哪里呢?一方面是相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常规污染物而言较“新”;另一方面,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可被识别出的新污染物还会持续增加。
为进一步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连日来,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落实《关于做好新污染物领域执法工作的通知》及上级工作部署要求,按照“双随机、 一公开”要求,对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单位进行标识化管理。
全方位培训。12月6日,以视频培训方式,组织执法人员从新化学物质管理登记要求、执法要点、行动方案跟踪评估考核要点、江苏治理工作进展及地方特色做法等,进一步明确了新污染治理的重要意义,切实提升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
全要素梳理。对照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新污染物名称,海门生态环境局前期已开展了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对企业生产使用高关注化学物质情况摸底调查评估,摸排核实生产、加工使用涉重点管控新污染物;生产、加工使用涉化学品环境国际公约管控物质企业等,并分批、分区镇对涉及调查企业开展线下、线上手把手教学。
全覆盖检查。根据名单,目前海门区共涉及8家企业,涉及医药、科技、生物技术等企业,重点检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及环境信息公布情况、有关环境风险管控和相关部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等。12月1日,执法二局对海门市生华海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查看企业原料储罐、原料使用记录等。经现场核实了解,该企业已于2024年2月停止使用二氯甲烷,厂区已无二氯甲烷库存。查看该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暂未对原辅材料进行变更,提醒该单位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并备案。目前已对8家企业完成检查,发现问题1处,已要求企业即知即改。
下一步,海门生态环境局将按要求开展新污染物企业的日常监管,并做好新污染物治理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对发现的环境问题督促整改到位,引导海门区新污染治理工作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