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打算
来源: 南通市海门区供销合作总社 发布时间:2024-02-21 16:13 累计次数: 字体:[ ]

1.锚定“一个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重大机遇,凝聚供销“新力量”。

围绕农业强国建设,立足“三农”工作大局,贯彻落实区委十五届六次全会精神,持续推进综合改革,锚定“基础坚实、功能完备、服务优质、作风充分”目标,聚力“两项服务”,突出“三大重点”,做实“四篇文章”,全力以赴创先争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海门新实践贡献供销力量。

2.聚力“两项服务”,推动为农体系落地开花,跑出供销“加速度”。

一是激活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农民关切,坚持需求导向,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培育一批实力强、水平高的社会化服务主体,打响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销合作社品牌。重点推进悦来鲜行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运行,突出“六中心”服务功能,强化联动叠加效应,真正为农惠农。放大悦来六匡冷链项目辐射效应,为周边农户提供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加强智能化设备推广运用,嫁接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便民服务等更多服务资源和要素,提高科技服务含量,推进智慧农业服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展网络销售、线下配送等,推动服务精准到户。

二是加强绿色生态服务。以农药零差率配供、农药包装废弃物(地膜)回收为抓手,探索农村再生资源利用,创新工作方法,提炼供销经验,高质量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转运和无害化处置,构建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嘉原农资主渠道作用,做好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保证农资供应量足、质优、价稳。引导打造按需送货、因地配肥、绿色防控、技术到户的农资供应模式,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3.突出“三大重点”,织密织牢现代流通网络,汇聚供销“新动能”。

一是加大商业网点覆盖。结合“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利用优质资产,助推供销系统商业布点,提升商业品质。通过完善区-镇-村三级县域流通服务网络,打造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包含日用品、农资超市、党群服务、农民培训及职工之家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提升镇级供销商超品质,对基层供销社商场进行现代化改造,改善乡镇消费环境,优化生活服务供给,提升乡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和拉动作用;依托170家农村综合为农服务社,完善日用品超市、农资超市、庄家医院及农副产品收购、代收代缴等多项功能,打造新型乡村便利店,满足农民就近便利消费需求。

二是创新流通业态模式。加快“数字供销”发展,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对接,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发展直供直销、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模式,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助力产销对接。实施“一十百千”行动,依托省供销社“鲜丰汇”电商平台,组织优质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入驻平台展示展销;立足“一镇一品”“一地一味”“一村一货“推介平台,积极培育10个供销好主播,帮助辖区特色专业合作社直播带货,打造线上地方农产品展示窗口;利用基层供销社平台,围绕供销品牌,立足辖区特色、区域优势,举办供销网络直播100场,提高系统农副产品知名度,拉动产销人气;通过平台互动、人气带动、直播联动,逐步实现年直播网销额1000万。主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与上海供销社对接,组织海门农产品进当地社区,传递供销形象,打响海门品牌。

三是增强市场软硬实力。根据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和市场需要,对系统内的农贸市场加大改造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优化布局设计,突出亮点特色,体现供销元素,提升市场交易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基本构建起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联结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生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结合民生实事工程,重点提档升级包场农贸市场,根据设计方案优化摊位布局、提升购物环境。

4.做实“四篇文章”,挖掘潜力探索升级提档,展现供销“新形象”。

一是提质增效,做好“建”的文章。加强社有资产开发利用,坚持市场化的理念开发、经营、管理社有资产,通过联动开发,增益在用资产、购置优质资产、盘活低效资产,多渠道招商引入农资经营、农产品收储加工、冷链物流等为农服务项目,充分挖掘社有资产潜能,实现社有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提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水平,拓展服务功能,提升基层社综合实力。优化社有资本配置,重点投向智慧农资、农产品市场、数字乡村等为农服务领域,促进社有资本做大做强和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联合合作,做好“融”的文章。探索与区属国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培优做强社有企业;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壮大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实力。积极与农村商业银行、中银富登商业银行对接,在镇村设立自助金融服务站点,提供240项个人(企业)政务服务、基础金融业务代办,打通金融服务下沉通道,推动基层网点共建复用,扩大便民金融业务辐射范围,助推解决商业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强化队伍,做好“练”的文章。结合供销合作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干部队伍整体规划,注重老中青干部梯次配备,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使用力度,调动各年龄层次干部积极性。通过岗位历练、基层一线磨练等方式,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广泛吸收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复合型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供销干部职工队伍。

四是风险防范,做好“稳”的文章。由于年代久远,部分资产破旧,区供销总社结合城镇既有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双周巡察制度,对社有资产进行维修、补强、新建等分类改造,全面清除安全隐患,提高资产质效,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由于供销社成立时间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而且供销系统有企业军转干部163个、下岗失业志愿兵33个,不时造成信访事件,对整个供销系统稳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树牢底线思维,畅通信访渠道,对问题和隐患实行专班管理,逐一研究分析、逐一疏导稳控,确保系统稳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