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常乐镇党委、政府
我们常乐镇共有23个行政村。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持续攀升。2019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以上的村实现全覆盖,其中14个村达到100万元以上,今年确保实现100万元以上村全覆盖。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在行动上“形成自觉”。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攻坚推进组,每月召开1次调度会,研究解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发展措施落地落实。制定出台《常乐镇村级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完成时限,压紧压实镇村干部具体责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镇村干部全力抓的工作格局。镇党委、政府与各村“两委”签订发展集体经济责任状,加大了集体经济收入指标在行政村和村干部年度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并列入年终表彰奖励项目,有效激发了村干部投身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村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良好势头。建立“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观摩”等保障制度,实行“挂图作战”项目化推进工作法,为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装上了“助推器”。
二是坚持聚焦短板,在落实上“下好先手”。着力补齐镇村干部观念和能力短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镇村干部进行专题培训,分期分批组织镇村干部赴浙江、上海、苏南等地观摩学习村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多次邀请专家教授来常乐为镇村干部上课“充电”,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升了能力。每月举办村集体经济发展“书记讲堂”,让村书记们轮流登台分享交流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举措、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增强了动力,激发了干劲。同时,把开展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清查“回头看”活动与发展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成立由镇纪委牵头的专班,督导各村对集体所有的资产资源,逐一进行摸底排查,查清集体资产资源权属,梳理和整改原有合同,及时终止到期合同,同时采取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全面盘活集体资产,最大化开发利用集体资源,实现了村集体资产资源持续保值增值。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在发展上“找准路径”。坚持从各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研究制定“一村一策”,以新理念、新定位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南村充分发挥与中南集团的“村企联建”优势,通过高标准建设200亩中南农场,每年净增村集体经济收入 30万元。麒新村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先后改扩建两处闲置房屋,出租给企业使用,每年获得租金收入14万元。常中村规模发展大棚西甜瓜产业,通过“集体+合作社”方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官公河村依托丰富的湿地文化、红色文化、知青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旅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其余的村都积极做好土地文章,通过流转土地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大户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每年可获得20~100万元的土地租金和管理费收入。同时,强化力量统筹,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派驻第一书记,选拔经济能人到村任职,激发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
我镇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少数村创新意识不够强,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村与村之间集体经济发展还还不够平衡;对发展潜力不足的村,政府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下阶段,我镇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本次会议提出的要求,立足新起点,探索新路子,以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为抓手,加大激励扶持力度,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千方百计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助推乡村振兴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