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镇关于开展“宅上好家风”建设活动的
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家庭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学謇尚廉的政治生态,我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以及上级相关部署要求,结合“家诫清风”文化品牌,决定于2023年在全镇广泛开展“宅上好家风”建设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任务要求,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宅上好家风”建设活动,以我镇“家诫清风”文化品牌为依托,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建设好家庭,使新时代勤俭、友爱、崇廉、自律等优良家风在广大家庭中落地生根,以好家风带动向上社风民风、涵养清正党风政风,为加快建设“五个新常乐”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活动内容
(一)实施好家训传承行动
家训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要充分结合我镇“张謇家诫”文化特色,通过立家训、重家教,注重优良家风的培育和塑造,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形成良好家风。
1.征集好家训。镇纪委发动村级纪检委员,以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道德模范、创业能人等为示范,征集新时代家规家训,从家谱村史、牌匾楹联、经典家训中寻找、挖掘、整理好家训;镇社会事业局联系辖区内各学校以青少年学生家庭为重点,以学校为依托,组织开展“找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实践活动,用长辈口述、家人共议等方式编写弘扬传统美德、贴近生活实际的格言、家规、家训,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2.展呈好家训。镇宣传办广泛开展家训“挂厅堂、进礼堂”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进村入户写家训、拍全家福,制作成匾额、条幅等挂在门楣厅堂之上;利用文化大礼堂、知青馆、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开辟专版专栏,以图文并茂形式集中展示好家训。
3.传承好家训。镇组织办依托“宅上党小组”等阵地开展“传家宝、写家书”等活动,倡导农户以卡片、锦囊、相册等各种形式,制作写有家训、便于携带保存的“传家宝”,在子女就学、入伍、入党、成婚等人生重要时刻郑重馈授,通过入党仪式等场合进行家训传承;各村(居)切实把家训融入村规民约修订之中、纳入家谱村史编写之中,积极倡导家庭成员通过家信、微信、短信等多种形式“写家书”,与亲朋好友分享家风家训,推进家庭清正风气代代相传。
(二)实施好家风培育行动
家风是社风的基础,要通过多途径涵养、立体式宣传、全方位践行,大力培育好家风,切实增强其价值引领力与文化凝聚力,淳化社会风气。
1.涵养好家风。利用和睦、奋斗、崇廉、奉献等优秀文化涵养好家风,镇团委通过青少年座谈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汲取向美向善向上的道德文化基因,继承和弘扬本土张謇家诫文化,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道德品牌,丰富好家风内涵;各村(居)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等群众评议组织在遏制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中的积极作用,以孝道、节俭、清廉、诚信等为主题,以身边案例为素材,定期举行公开评议活动,倡导优良村风民风。
2.弘扬好家风。镇宣传办在“美丽常乐”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立专题专栏,综合运用文字报道、图片、微视频等形式,传播、宣传、展示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依托文化广场、道路两侧墙体、道德长廊等阵地,开展“我们的好家风”公益广告专题宣传,助推提升好家风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践行好家风。“宅上好家风”建设重在落实、贵在践行。各村(居)以道德讲堂、文化礼堂、廉政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为阵地,以“宅上好家风”建设为主题,以讲座形式对家诫清风品牌建设、家风家教建设等进行学习;镇纪委利用9月份的“算好廉政账”主题教育月,开展家风征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算好家风账,以好家风推动行风建设,引导广大村民传承好家风。
(三)实施好家庭建设行动
家庭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点,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最美家庭”建设活动,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和谐。
1.争做“最美家庭”。各村(居)围绕提升家长素质这一目标,引导家长注重言传身教,争做好家长。推荐选树一批“慈母”、“孝子”、“贤妻”、“友邻”等先进典型,由镇组织办收集汇总后,依托“宅上党小组”开展“宅上好家风评议会”活动,晒家训、谈家教、议家风,合力共建“最美家庭”。
2.寻找“最美家庭”。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充分发动全镇网格员分网格发掘“最美家庭”的最美元素,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崇廉尚俭”为标准,在全镇寻找一批体现孝老爱亲、敬业爱岗、教子有方、严于律己和热心公益等特点的“最美家庭”。
3.展示“最美家庭”。镇宣传办利用新闻媒体广泛推送、传播“最美家庭”,激发每个家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各种网络媒体为主平台,联合开设“家风榜”,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最美家庭”风采,倡导优良家风。各村(居)依托我镇“家风榜”,组织开展“最美家庭”先进事迹宣讲,引导人们学习“最美家庭”、争做“最美家庭”。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家风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民风社风的重要载体,是深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的重要举措。各部门、各村(居)要站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切实抓紧抓好,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注重结合融入。要紧密结合形势任务,科学有序推进“宅上好家风”建设,切实做到全民共建、全民争建。将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落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宅上好家风”建设真正成为提升文明素质、引领社会风尚的有效载体。择优选择1-2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风民风淳朴、在家风建设方面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行政村(居)作为“宅上好家风”建设活动的示范点,创设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载体,推动这一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三)健全工作机制。家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重在群众参与,贵在长抓不懈。要将“宅上好家风”建设活动与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与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家风建设落到实处。将“宅上好家风”建设作为对干部员工党性修养、作风建设等考核的重要依据,各村居具体工作要细化,列出详细计划措施,落实责任目标在村民中广泛铺开,营造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