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攻坚 让碧水清流常驻 海门街道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
来源: 海门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21-02-04 11:08 累计次数: 字体:[ ]

城与水相伴而生,弯弯的河流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水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水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2020年海门街道以决战决胜的力度向黑臭水体治理发起攻坚之战!

2020年海门街道将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当做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一年以来,已完成十一号横河、十二号横河、通沙河、民生河、毕径河、竖积河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其中投资1.3亿元,重点攻坚新开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实施范围5.65平方公里。街道分区域、分步骤实施,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贯通、生态修复等措施,对住宅小区、企事业单位存在雨污管网的进行彻底改造以及河道清淤、护坡、种植水生植物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和河道自净能力,消除了黑臭现象。

一、直击痛点 打一场治理攻坚战

QQ图片20210204111417.png

海门街道范围大且地处主城,黑臭水体整治任务重、难度大,2020年街道将新开河作为黑臭水体整治重点。新开河全长约10.23公里,其中海门河至青西河段主要流经建成区,长度约4.3公里。一是全面排查新开河周边的管网。根据排查结果对新开河周边缺失的污水管道进行系统设计施工,其中污水管道铺设总长2900米,安装截污井14个,为后续开展治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治理小区生活污水和企业废水。新开河沿岸老旧小区、企业工厂密集,街道对沿岸六个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并安装截污井9个,严禁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对企业工厂废水治理设施提标改造,确保外排主要污染物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三是对河底进行淤泥、垃圾清理。对河道排口实施封闭,分段筑起土坝,落实机械设施,对河道内污水组织抽水处理,就近排入污水总管,彻底清除河底淤泥、垃圾,总计5000多立方,并在岸边设立警示标志,杜绝生活垃圾等随意倾倒入河渠或堆放河岸、绿化带等行为。

二、全域整治 从“一时清”到“经常清”

QQ图片20210204111552.png

2020年,海门街道共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60条,针对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淤积阻塞、垃圾沉积等不同黑臭原因,分别采取开展村庄污水治理工程、河道清淤疏浚、活水畅流、打造生态河道等方式开展治理,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同时根据“污染防治攻坚”相关工作要求,对日新河北段、西建设河北段、宋季河南段进行疏浚,总长3.87公里,土方3.17万方。

QQ图片20210204111847.png

三、建管结合 根除污染源

海门街道依法保护河道蓝线,绘制河道蓝线图和红线图,确定河道保护范围,依托河长制,加大日常巡查巡河频次,发现违法占用建设等情况的,会同有关执法部门要及时发现和查处各类河道违法、违规案件,加大对随意填埋河道沟塘、侵占河道水体、沿河违章搭建、沿河倾倒垃圾、污水直排入河等涉河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以常态化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涉河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河道治理成果。

四、绘生态画卷 变清澈河水为民生活水

对于整治后的新开河,街道同时采取生态护砌措施,在河道两岸安装生态木桩2.9公里,营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并打通周边水系,彻底消除死水沟,使河道水系互通互连。

街道以“河道通畅、水体清澈、岸坡绿化、景色优美、长效管护”为目标,2020年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民生河、毕径河两条生态河道, 护岸长度占全区34.6% 。

QQ图片20210204112140.png

同时,街道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南通首家“河长制”公园 ,将“河长制”公园打造成提升民众知水、爱水、护水、惜水意识的宣传阵地,同时成为广大居民享受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成果的交流平台。

QQ图片202102041128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