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河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来源: 海门港新区 发布时间:2022-08-11 08:44 累计次数: 字体:[ ]

“以前我们种地,地块小,费工费力不好种,通过平整土地,地块也大了,种起来也方便了。”8月10日上午,在海门港新区城河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曾经的块块地、零星抛荒田块、废沟塘已逐渐被改造成整体连片的良田。周边众多村民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多年来受当地地形等条件影响,种粮效益不高,现在村里搞起了高标准农田改造,困扰村民们许久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城河村原来是南通市级贫困村,地理位置并不突出,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村。昔日的“小块田”即将变成“高产田”,土地流转费高了,村民不但每年可以从中拿到一笔稳定的流转租金,通过大户流转后又返聘到村里就近务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规整的田块随着配套道路和输水管道的建成,多项农业基础设施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整齐连片的田块既为种植大户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又让原先的土地价值水涨船高,有机肥的增施大大改善了土地肥力,要田的种植大户络绎不绝,土地租金由原来的300元/亩翻了一倍达到800元/亩,为农业招商引资提供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通过生态护岸、开沟填塘、平整及生态护岸等措施,项目区内的农村生态环境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村真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个指标的提升,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2020年,城河村流转了330亩土地,成立了海门全心利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新型合作农场,目前规模已达到410亩;还尝试办起了酿酒厂,该厂不同于一般酿酒厂的古朴,拥有一套精密的酿酒设备。目前,城河村已经与种植户签订了50亩水稻收购合同,而酿出的酒也供不应求。随着收益增加,下阶段,村里将用酒厂的收入改善村居环境,酒厂里的工人主要由村里的贫困户和残疾人组成,有位困难村民没进酒厂之前自己以务农为生,因妻子患病,经济拮据,酒厂的运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瘠田”变“沃土”,从“粮田”变“良田”,城河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绘出魅力乡村美丽画卷,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正持续发力。